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风俱一拂 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2009-10-10 11:48:41)
标签:

高旻寺

分类: 【自游自在】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高旻寺,位于扬州市邗江区运西乡的三汊河口,是驰名中外的扬州八大刹之一。它与常州的天宁寺、宁波的天童寺、镇江的金山寺合称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不但在国内负有盛名,而且影响远及东南亚各国。一九八三年,国务院正式将高旻寺列为全国重点寺观之一。

康熙帝于一六八四年和一六八九年曾先后二次南巡,均未见有驻跸高旻寺的记载。康熙三十八(1699)年第三次南巡,当时距寺内天中塔的建成已44年,两淮盐商以其雄厚的财力,加之由江宁织造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和苏州织造李煦(曹雪芹的舅祖)总负责,很快将寺庙修缮完毕,并且大大扩建了塔庙。康熙四十二年第四次南巡时对该寺大加赞赏,赐名高旻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说,高旻寺得名于天中塔。旻,意为秋季的天空。汉王逸赋《九思˙哀岁》有“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句。寺名高旻,就是指登天中塔而天清气朗,开人襟怀。

曹寅因修庙和接驾有功,被擢任两淮巡盐御史。康熙这次南巡回京,又将皇宫内的一尊脱纱药师如来泥金佛像赐给高旻寺供奉,并派学士高士奇和内务府丁皂赉送金佛到高旻寺。为了安置御赐金佛和碑石,高旻寺的正殿后面建了金佛殿和御碑亭。这时的高旻寺规模已十分宏大,建有大山门、御牌坊、无梁殿、大殿、御书楼(名五云楼)、禅堂、方丈、僧寮、客舍、幽轩,斋堂,一切具备,层楼杰阁,参差耸立河干,而且地位也高出扬州各大寺庙。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鸟语花香尽是真如妙性

风清月白全然自在天机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我与高旻寺虽谈不上有什么渊源,但也颇有些缘分

 该寺与我的老家瓜洲镇仅十里之遥。一九O年初夏,相隔一千二百多年的鉴真大师像,由日本高僧森本长老等护送回中国探亲,在瓜洲古渡口盛大的欢迎仪式中文先彪同学和我作为童男童女向长老献花,并随行护送宝像至高寺,那是我的第一次入寺

 数年前一个春节回家,我独自一人去高寺拜谒,与该寺知客师傅文福先生畅谈许久,最后老先生赠我佛教书籍数本和碟片《果老和尚开示录》。后来于寺中徜徉,闲看僧人比丘除草种花,在院中巧遇住持德林老禅师,仰望他高瘦伟岸的身躯,我颔首鞠躬:“您老高寿啊?”他用不太清晰的声音答道:“九十啦。”说完缓缓移步而去。笑传曾有人问他:“您说世上有鬼吗?”,他挺了挺他那一米九的大个子,喝道:“我就是个活鬼!”

 2004年,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赵德发先生为构思描绘佛家世界和世俗世界的长篇小说《双手合十》,潜心研读佛家经典,谝访名寺古刹,到我老家瓜洲附近的高寺一事,我向其竭力推荐,并引见我的老同学大新同学予以接待,2004年暮春,赵德发先生便有了高之行。回来后发表了一篇名为《高之禅》的文章,详细讲述了其在寺中的经历,现摘录其中部分段落: 

 

 ——中国佛教史时,总被禅门气象深深吸引:达摩东来,少林面壁;六祖献偈,曹溪传灯;五祖丛林,百丈清规;五家竞秀,高僧如林。更如“云门饼、赵州茶、临济喝、德山棒”之类,禅机玄妙,公案费解。禅宗既使外来佛教有机地融入了中国文化,也因促成宋明新儒学和宋元新道教的孕生为中国文化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可以说,禅宗曾是中国传统文化机体中最深、最活泼的一根气脉。

然而,这根气脉自宋以降却日渐萎缩。尤其是到了清末,天下禅寺多改为“禅(宗)、净(土宗)双修”,或专走念佛一途,只有镇江的金山寺、扬州的高旻寺、常州的天宁寺、宁波的天童寺尚能整肃门庭,延续道风,号称“禅宗四大丛林”。

四大丛林中,我最倾慕者为高旻寺。这是因为三个老和尚。其一是当代禅宗泰斗虚云大师,他当年在这里参加冬季“禅七”时悟道,成为他那传奇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其二是来果老和尚,他从1928年起任该寺住持30多年,坚决不做经忏佛事,率僧众一味闭门清修,曾有施主出四万大洋让其做水陆法会,他也不为之所动的壮举。更何况他带僧如治军,动辄棒喝板打,宗风极为严峻。当时行脚僧有“天下丛林不止单、宗禅制者,独有高旻寺”之赞,连日本佛教界也对“高旻禅”极为推崇。我曾读过《来果禅师开示录》,是他在1942年主持冬季“禅七”的语录。在整整七十天中,他说禅理俨然哲人,冶道心恰如巨匠,板击铿然,脱巾善对,棒喝陶熔,杀活频仍,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颗博大的禅心。第三位老和尚,便是高旻寺现任住持德林禅师。他年已九十,近年来不只新建了宝塔、大殿、禅堂等,让该寺面貌一新,更难得的是,他继承来老遗风,率僧众每天坐禅,每天出坡劳动。像这样坚持“农禅并重”传统的寺院,据说全国只有高旻寺和江西云居山。想想佛教已处末法时代,禅宗更是祖灯秋晚,尚有这样的老和尚顽强地护理着一缕弱脉,真令人不胜感慨!

2004年的暮春,在扬州独有的琼花似雪团一般盛开的时候,我去了一次高旻寺。我为创作一部反映当代汉传佛教的长篇小说,已经跑了全国许多寺院,而这次苏南之行,高旻寺是一个参学重点。

古运河从扬州南门澹然而出,直奔长江边的瓜洲而去。半道上,仪扬河从西而来,在郊野上汇成一个三汊河口,点化出茱萸湾风景胜地。从扬州至瓜洲的公交车上下来,花三块钱坐上一段三轮,便见一座高塔倚天而立,庙墙的赭红、山门的豆青以及殿宇的金黄也在俄倾间斑斓着进入眼帘。四野无人,山门前也无人,只有贴东墙南去的运河里船来船往,撒下一股股俗世的烟气。

找不到售票口。心虚地踏进门去,问一位正在伺弄花草的老僧,老僧淡淡地说:“无缘不进门,进门便有缘,买什么票。”我合掌谢过,回头看那山门,见里侧有两副门联,一副是“风清月白全然自在天机,鸟语花香尽是真如妙性”,一副是“春风共一佛,无处不花红”。我想,高旻寺真是名不虚传,我觉出禅味来了。

……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今年的中秋之日,狮子二度拜访高旻寺。收到他的短信时已是下午两点钟了:“我已到高旻寺,意外客满住不下。我会想办法解决。”我连忙将母亲卧室隔壁多年未住的弟弟的卧室三下五除二地打扫出来,带着派儿和侄女小悦赶去高旻寺。在大雄宝殿东侧见到了狮子父子。

狮子已与一位守门僧人席地打坐聊了半晌。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一支静香总持无量法门

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今日中秋,恰逢寺内有重要的法事活动,游人除了参观大院内殿宇外一概不得入内游走。

我和狮子将孩子们安顿好,悄然向深处行去。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高旻寺三面环水,沿着一条河道慢走,但见池中布满大大小小的乌龟,伸缩四爪,自在浮游,不时有黑色的鲫鱼群上下出没,满满一河塘!我从没见过如此众多的乌龟在一起,惊讶不已。

狮子笑言:“许是众人放生的缘故吧,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庙小仙气大,水浅王八多!”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拐到此处,院门紧锁,有一着灰色僧袍的僧侣从里面用钥匙开门出来,便问可否入内一瞧,回答:“不可。”锁上门走了。我俩四目相对,异口同声道:“爬墙!”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翻墙进来,我还心有不安:“狮子,我们这样算不算违背清规戒律?”

他倒会找理由:“不算,我们翻墙只为游览,并非偷窃。”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春风得意花千里

秋月扬辉水一池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无一物中无尽藏

有花有月有楼台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院外尚有院,景中更有景。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天高气爽,古树婆娑。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静谧清幽,让人流连。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盖世红尘飞不到

满前花蕊契无生


春风俱一拂 <wbr>无处不花红——访高旻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四丑旧事
后一篇:月是故乡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