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景元新著《秦阿房宫的历史真相》在三联出版了

(2020-04-17 13:30:59)
标签:

人文/考古

陈景元

阿房宫

最新观点

芈月建造

分类: 人文综述
陈景元新著《秦阿房宫的历史真相》在三联出版了


图书在版编目 (CIP)数据

秦阿房宫的历史真相---兼论乾陵和曹操墓的建筑学定位

陈景元 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11

ISBN 978-798-7-108-97868-8

I….陈2….陈3,文化学术综合作品集—中国—当代IV.518.606

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999897

书  名:秦阿房宫的历史真相---兼论乾陵和曹操墓的建筑学定位

作  者:陈景元

出  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发  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发行部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邮编:100010)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出版监审:肖启朋

责任编辑:何奎  翟徳芳   

统筹策划:唐琴  刘伯根

印  刷:北京新华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165X240  1/16

印  张:14印张   360千字

印  数:0001-5000册

版  次:2019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978-7-108-97868-8/I.396

本册定价:39.80元

       
       内容提示

       陈景元的最新著作《秦阿房宫的历史真相》一书,在2019年11月已经由三联书店正式出版了。这是继《秦俑真相》、《兵马俑真相》、《秦始皇陵的虚实真伪》出版之后,完成的又一本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理论学术巨著,秦俑、始皇陵、阿房宫,是秦史研究的三驾马车,决定着秦史构成的指针和方向,一旦其中出现重大错误和偏差,必将使秦史研究陷入一种灾难性的境地。不幸的是,所有这一切不该发生的事情,统统都已经在我们这一个时代发生了,纵观考古、历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无一不是处于这种状态之中。

      只有陈景元逆向这种潮流而进行艰难的研究工作。他从1957年开始一直延续到今日,整整耗用了长达62年的时间,从建筑学、建筑工程的角度,对于以上秦史中的重大问题,以翔实、可靠的材料,以严密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周密的科学论证,在此基础上,将实际存在于人世间的考古学、历史学的传统理论,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和批驳,并且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上,进行坚决、彻底地推翻和否定,于是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也就有条件牢固而又稳健地提出和建立起来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破字当头,破旧立新”。
       
       本书究竟“破”了什么?首先千百年来人们一直都说,阿房宫是秦始皇开始修建的,又在秦朝末年被项羽焚毁的。中国社科院资深考古学家李毓芳先生,前几年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她认为,《史记》说的秦始皇建造阿房宫,是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而秦始皇三十七年就去世了,这中间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仅仅用两年的时间,就能够从无到有,在渭河南岸荒芜人烟的地方,建造起“三百里阿房宫”的,除非把人都当成是不懂事的小孩子,除了用神和迷信的力量解释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李毓芳又以在阿房宫遗址上,找不到一点点红烧土、灰烬、砖瓦等物品为由,断定阿房宫遗址上从来不存在大型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于是她高呼历史传说的项羽火烧阿房宫,根本是一种子虚乌有的失实之辞,最后得出的一个结论自然就是:在整个楚汉相争的过程之中,当项羽四十万的大军占领了秦都咸阳城,残杀了秦朝第三位皇帝子婴之后,根本没有去点上一把大火,愤怒地烧掉整个阿房之宫。李毓芳这一最新观点发表出来,不仅震惊了全中国,也轰动了整个世界,打开任何的媒体和與论,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喝彩声。

       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全世界的人似乎都站在李毓芳先生这边,都认为这是一个破天荒的新突破,考古学家说秦阿房宫不是秦始皇建造的,当然引起人们最热烈地响应和支持。而几千年以来,阿房宫总是和秦始皇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几十万人修陵墓、建宫殿,一直是秦始皇暴政的代名词,现在李毓芳证明秦阿房宫与秦始皇无关,过去这是没有人敢说的话。中国历史上留下的荒唐言论是数不胜数的,它们一旦有力地被揭穿,那么立即就会被人捧上天去,人云亦云“三人成虎市”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从学术研究角度看,李毓芳对司马迁《史记》用两年的时间,不可能建成阿房宫的观点,对项羽并未火烧阿房宫的观点,进行坚决地否定,理由是充分的,材料也是准确的,如果其他人能够用充足的材料,提出反驳意见,认为阿房宫具备一定条件之后,仍然可以建造阿房宫的话,只要能够举出建筑史上的实际例子来,那么李毓芳的否定意见就站不住脚了。应该说,无论是“破”和“立”,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都要经得起任何的检验,不然在学术都是不可能成立的,所谓“内行看门道”就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得到的。

      本书究竟“立”了什么?原来李毓芳是用司马迁《史记》记载的材料,去否定两年不可能建造阿房宫的,而现在陈景元却是用班固《汉书》记载的材料,去肯定阿房宫有可能建造的事实,因为在班固的《汉书》中,就有“阿房宫亦曰阿城,秦惠文王造”的明确记载,人们都看到了:阿房宫的建造年代,一下子就往前推进了一百二十多年,用这个时间作为施工工期,建造起来的宫殿实例,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举不胜举的,这里可以断言,以《汉书》记载的时间为准,去确认阿房宫的始建年代,是应该得到人们一致公认的。

      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昭王即了位,秦宣太后芈月执掌秦国朝政四十一年,阿房宫工程却从未中断,到芈月退位前夕,在咸阳渭河以南三百里范围内,就已经完成了上林苑、华阳宫、甘泉宫、高泉宫、萯阳宫、羽阳宫、长阳宫、六英宫、步高宫、步寿宫、兴乐宫、棫阳宫等,它们东到新丰、西至扶风、南通骊山、北达渭水,所有这些不都是在“三百里”范围之内的宫殿建筑吗?这不就是阿房宫范围内实际存在的由秦宣太后完成的工程建设吗?这一些宫殿建筑的主人和建设的地点以及建造年代,都是有明确史料记载可查的。

       李毓芳说项羽没烧阿房宫,是因为阿房宫根本就没有建起来,但是阿房宫确实早就已经建成并且投入使用了,为什么项羽还是没有将它烧毁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是项羽四十万大军进入咸阳,只是烧了渭河以北地区的咸阳宫,以及秦始皇从诸侯各国搬到咸阳北阪的145座宫殿,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使咸阳变成一片焦土,这里的主导风向是东南风,所有的燃烧火势、浓烟、焦土味,都顺风刮到西北方向,而对于渭河以南广大地区的阿房宫,其实是一点点影响都没有的。

    项羽占领渭河以南所有宫殿,这些宫殿分别被分封的十八位诸侯王,当做王府去享用了。有人一定会问:对于阿房宫的核心建筑,尤其阿房前殿怎么处置才好?就像当年李自成进入北京,要在故宫的武英殿称帝一样,项羽也需要有一个宣示自己取得最高权力的金銮宝殿,他在此以西楚霸王的名义发号施令,在此他要告慰自己的先祖项梁、项燕,他没有辜负所有亲人们的期待,当年正是秦始皇扫灭了他的祖国,如今是他灭掉了秦王朝,他已经完成了复兴大楚的宏伟事业。

    阿房宫有没有被项羽焚烧呢?应该说项羽起来造反,自有他自己崇高的目标,他打进咸阳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得到像秦始皇那样的绝对权力,要得到秦朝府库里的珍宝器玩和充满后宫的绝代佳人。《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始皇帝游会稽,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说的是秦始皇当年东巡会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威严,震撼了在一旁窥望的项羽,当时对上苍发过誓言,一定也要千方百计取得作为帝王拥有的一切,包括权力、财富、宫殿美女

更重要的是,“三百里阿房宫”的绝大部分宫殿,都是在秦宣太后主政的年代里建造起来的。而秦宣太后是正统的芈姓楚人,原本又是楚国正统的王族,然而项羽本人也姓芈,也出身于楚国王族,所以项羽和秦宣太后两个人,其实都具有亲缘关系的一家人。具体地说,楚国是一个宗族血缘意识极强的国家,任何成为该国贵族,一定和楚王有传统的血缘关系,屈、景、昭、项楚国的四大氏族,没有一个不出于芈姓家族的,不是芈姓家族的成员,决不可能成为楚国的贵族。

他不能烧掉象征着秦始皇王权的阿房前殿,因为他占领这座宫般,拥有这座宫殿,亲自登上金銮殿中的皇帝宝座,本身就是他最高的政治追求,是他实现当年在会稽之地,立志要“取代”秦始皇、推翻秦代暴虐的主要目标。如果项羽不能在秦始皇这一座豪华的宫殿里面,举行自己正式的即位大典,是不能真正体现他此时此刻已经取得国家最高统治权;如果不在这富丽堂皇、高贵神圣的宫殿,分封刘邦等几十位诸侯王,是不能显示他“西楚霸王”这种超人“霸气”的

说项羽是芈姓楚人有哪些依据呢?在《百家姓探秘》中有“项姓出自芈姓”的论述,另外在《广韵》中,也有“芈姓的祖先,本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这个记载。项羽和曾统治秦国朝政四十二年之久的宣太后,有一种不可割断血缘关系。楚国芈姓家族,一度惨遭迫害,芈姓楚人四散避难,宣太后逃到秦国,最后被范睢逼宫,项羽家境非常穷困,父亲死得很早,自幼由叔父项梁抚养。项羽的祖父项燕,后来被秦始皇所杀,所以在项羽和秦始皇之间,就结下一种血海深仇。

秦始皇征服了诸侯六国之后,包括宣太后在内的芈姓楚人,由于历史上留有“芈氏专政”的一页,一直得不到秦人的理解。秦人把宣太后的功劳和事迹,忘得一干二净,但有一个人决心为宣太后洗刷一切不白之冤。项羽带领大军冲到骊山扎下大营,没有再向咸阳进发。这个时候他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寻找宣太后陵去了,当他看到宣太后陵及其陪葬坑,没有被历代秦王保护而遭受严重破坏,气得双瞳出血,愤怒之余,立即将俑坑附的秦始皇陵,点上一把火彻底烧掉。

项羽不烧由宣太后建造的任何宫殿。这是因为阿房前殿及其周围一些宫殿,都不是秦始皇建造的,它们都是由秦宣太后建造的,睹物思人、睹物伤情,项羽看到它们特别亲切、特别有感情,是绝对舍不得烧的。不管走到哪里,同姓同源,血脉相连,芈姓楚人的根,是时时刻刻联系在一起。对项羽来说,阿房宫是芈氏楚人当权的象征,是芈氏楚人杰出的建筑精华。项羽建立“西楚王朝”是要告慰宣太后、项燕和,是他推翻秦朝统治,已经完成复兴大楚的宏伟事业。

阿房宫确实是芈姓楚人宣太后建造的,是芈姓楚人的骄傲,浸透着芈姓楚人的心血,项羽登上这座阿房宫,也是怀着一种虔诚之心,去告慰芈氏先祖的在天之灵:那个万恶的、欺侮我芈氏前辈的朝廷,已经被我彻底推翻了!由于项梁在起义的过程之中,全力支持过刘邦抗秦,后来他被秦将章邯残忍地杀害,刘邦同样以最高的葬礼,在山东的定陶,重新地安葬了项梁,所以项羽和刘邦,对于秦宣太后的陵墓,以及她当年遗留下来的阿房宫等,当然都是要采取保护措施的。

从《西汉会要有关材料可知:“汉长乐宫,本秦之兴乐宫,周二十里,时帝迁都长安,未有宫室,先修秦旧宫,以居之也。”《三辅旧事》称,刘邦迁都长安,先修秦旧宫以居之。《汉书·郊祀志》记载“甘泉宫,一名灵光宫,本秦离宫;《汉书·东方朔传》中,有“汉萯杨宫,秦惠文王造”的记载。其实秦代的宫殿建筑,在汉代被完整保留下来的,莫过于是秦代的上林苑了。众多的史料都明确地记载着,汉代的上林苑,是在秦代上林苑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而成的。

《晋书·符生载记》记载,十六国时期前秦的第三任皇帝符生,游览过阿房宫北魏的孝文帝在公元497415日,怀着对于秦阿房宫、汉未央宫一种无限仰慕、崇敬之情,特地从东部的北魏都城洛阳,通过一条“车不方轨、马不并驾”的艰险难行的崤函故道,来到咸阳故地,去“巡幸”这两座最著名宏伟宫殿。从《晋书·刘曜载记》可知,刘曜“徙都长安,拟阿房而建西宫,模琼楼而建凌霄”,大兴三年将战争俘获的尹车库彭等五千人,在阿房前殿广场斩首示众。

如果阿房像李毓芳说的,只是一处野草丛生、荒芜不堪的破土堆,这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土堆是没有什么可看的,有的皇帝千里迢迢跑到长安来看土堆,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可言。蛇要打七寸,牛要牵鼻子,如果没有拿到浙江义乌年画,恐怕永弄不清陕西“周老虎”作假的真相。阿房宫是不是真的被保留下来,关键在于能不能找到这类板上钉钉、说一不二的材料,如果不能够找到,那么这仍然是一个悬案,如果能够找得到,那么阿房宫的最终结局,也就有落脚点了。

秦朝灭亡六百年之后,在人们所知的这座阿房宫里,发生一件让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的事情。《晋书·前秦载记》记载:“六月,西燕主冲入长安,慕容冲入据长安,纵兵大掠,死者不可胜计”,公元384前秦皇帝符坚兵败长安城,慕容冲占领它附近的阿房宫,在众多大臣簇拥下,来到金銮大殿上,堂而皇之正式宣布称帝即位为西燕国皇帝。这个铁的历史事实,这些有关阿房宫众多可靠的史料记载,千真万地确存在于人世之间,是李毓芳等人绝对抹杀否定不了的。

可以断言,慕容冲豋基即位的,决不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大帐篷,决不会在帐篷里面,而宣布建立西燕国的。所以慕容冲登基的阿城,应该是有众多的宫殿建筑,应该有完善军事防御设施,应该有足以使敌人感到不可轻易侵入的城防工事,应该是有各种后勤供应场所,否则慕容冲建立起来的朝廷,怎么解决吃住等基本生活问题。如果阿城真的具有一种军事作战、军事防御的功能,那么任何外敌是不敢盲目地进行侵犯的,要不然慕容冲所建立的西燕,只能是一个纸糊的国家

纵观阿房宫的全部历史,它由秦惠文王着手兴建,经过六代秦王的努力经营,最后全部完工了,这就是“六王毕、四海一”的含义,而秦宣太后芈月,在秦国当政时间最长,是秦国军亊、经济最强大时期,是实现“阿房出、蜀山兀”的首要条件。阿房宫确实被保存下来了,还被慕容冲作为大典的金銮殿,充分说明在秦朝灭亡六七百年仍然存在的历史亊实,谁说阿房宫从未建成,谁说被项羽焚烧了,难道这不是最有力的反证吗!为此,司马迁《史记》对阿房宫的描写是错误的,而班固《汉书》对阿房宫的记载则是正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