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必然趋势是房价要上涨,但近些年城市化发展过度,官员为了政绩,发展商为了通过地皮牟利,加之与腐败的灰色收入连在一起,用城市中心区的拆迁带来房地产价格的走高。有报道介绍许多城市中心区质量很好、使用寿命还长的好房子都被规划拆掉了,而棚房区却所拆不多,原因就是用拆迁推动购房消费量。这个问题许多人已经提了,不是我的新发明。我要补充的是,过快的城市化是个陷阱。
城市化的基础是什么,是工业文明,是科技进步,是非房地产类的发展。当我们看到,非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如果不能与房地产业发展同步,就是过快。现在不是一般的过快,而是快得过头,甚至是要翻车的快。这一个问题值得高度注意。在非房地产的产业链条上企业,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真金白银的GDP所在,只有这些企业效益都能稳步增长,并且与房地产同步增长,才是良性的增长。收支平衡,入出相符,有能力消费,有条件消费才是合理的。
而就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看,在非房地产产业外,机械、化工、轻工、煤炭、电子,众多工业产业部门的利润越摊越薄,许多龙头企业都困难重重,寻求外资收购兼并,血汗工厂争议不断,竞争非常残酷。利率远非房地产可比。许多行业利润率只有2-3%,与房地产业超高速病态发展大相径庭。
从更深层面上说,即使非房地产行业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们仍应看到,这些成绩其实多数是大量耗用国内宝贵资源实现的,不可再生的资源的低效率使用对国家长远发展有百害无一利。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为高投入、高消耗、
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我国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本人研究经济发展战略,深知我国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的特征依然突出。近些年来,尽管国家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问题依然沉重。我国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2003年情况为例,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为7.4%、原煤为31%、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从近年来部分地区频繁发生的“电荒”、“油荒”中,人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国许多产业的增长是以大规模消费不可再生资源维持的。只有非房地产产业良性增长,并且与房地产业实现平衡增长,才能说明房地产消费是健康发展,对房地产的消费才是正常必须的一种消费。当然,真是那个样子,所有的投入就会分流,房地产也就不是唯一投资热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