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开发:掂清老百姓口袋银两再谈为中低收入者造房

(2006-07-04 11:28:35)
李开发:掂清老百姓口袋银两再谈为中低收入者造房

过去的一年来,我们热热闹闹地探讨如何调控城市不断高涨的房价,如何让广大中低收入者造房,暄器了一年,不仅与事无补,而且房价直线上升,据资料介绍,在06年新政出台后的5月份,全国的房价仍呈上升趋势,其中北京的房价又上升了9%,更加令人望房兴叹。国务院一年多来先后出台了“国八条”和“国六条”,国家相关部委的9条与15条都已付诸实施。这些做法,正是老百姓众望所归。然而,要调控涨得快要发疯的房价,能够让真正的中低收入的老百姓购得起房,还得要深入实际调查一番,弄清升斗小民的承受能力与支付能力,才能对症下药。作为老百姓的一分子,笔者认为,体察民情,应当知道老百姓口袋里有多少银子,有多大能力买房。因为无论条文法规天花乱坠,但银子总是真真实实的显示作它的功用。以人为本,核心是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核心是安居乐业。安居与乐业是相辅相成的。怎么让老百姓安居,让老百姓用口袋里的银子买得起是政策可操作性的重要前提。前提不明朗,模糊糊的一片,出台的政策就会力不从心,欲速而不达。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谈怎样才能使中低收入老百姓拥有一套住房。一是中低收入的家庭积累究竟有多少,承受能力究竟有多大。二是现有的究竟能不能买得起房;三是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房才能与中低收入老百姓的承付能力相适应。
一,中低收入群体家庭究竟有多少银两?
国内的各大城市情况有所不同,笔者生活在北京,暂以京城为例。用以下三种观察与判断京城老百姓的钱袋子有多少银两。
第一种算法:依据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来算。今年2月份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了2005年的统计结果,北京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53元,比上年增长12.9%,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81元,比上年增长15.9%,高、低收入户收入之比为3.84比1,与上年4比1相比差距略有缩小。
依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报表,我们可以推出以下数据:最高的20%人均收入是最低的20%的3.84倍,即最高收入群体人均收入为32951.04元。从低到高的各个20%的平均数的排列,每个台阶递增40%,分别是:8581,12103,16819,23546元,那么我们将排除了最高的20%之外的人群暂定为中低收入阶层,那么这个中低收入阶层平均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262元。
以3口之家为例,全年可支配收入为45786元。参照北京居民基本开支情况,假定均为自有住房,且无物业费类开支,那么,每月用于吃饭类开支含水电汽费等人均400元,服装类开支50元,交通费用开支120元,通讯类开支80元,医疗类开支30元,教育类开支50元,其它往来开支60元来计算,每人每月需要开支790元,月家庭开支2370元,年开支28440元,年积余17346元,积余率约为38%。
再依统计数字,2005年比上年增长了12.9%,则2004年收入为40554元,年积余为15410元。为简便计算,按三口之家计算,我们按每年增长9%计算,在总收入中按38%作为积余率,计算累计1995年来总的积余情况:分别为6510、7096、7735、8431、9189、10017、10919、11901、12972、14140、15410元,累计数为114320元(含1995年计11年),在此期间,需要工作稳定,收入稳定,无重大疾病,且不置备家具与重点家用电器。按普通家庭来说,平均在10年中有一个人需要入读大学,这样需要再支出相关费用约3万元整,这样,实际积余为84320元。
第二种测算方法为询问法。笔者先后询问了各类人群约40余户,基本结果与上述结果接近,但累计11年家庭整个积余约6.5万元,(略)
第三种测算方法是国家发改委的测算数。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发布了一份题为《对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现状的总体判断》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已比较大。在城市居民中,最低收入1/5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仅为最高收入1/5人口拥有收入的4.6%。依据这一测算,总体积余情况也要比本项第一种测算方法略低。
二、中低收入者家庭能买得起房吗?
笔者以第一种测算结果考虑在北京城里购房相关事宜。
在购房过程中,结合中低收入者基本情况,我们重点考虑四个基本条件:
一是中低收入群体限于支付能力,确定单程交通时间不超过1.5小时,每天交通费用不能超过人均6元。方式以公共交通为主,偶尔乘坐地铁与轻轨。
二是由于市中心区房价已经望尘莫及,拟以五环沿线外住房考虑。
三是购房的基本意愿是75平方米的小两居或大一居。
四是原则上首付不借钱,能付清除房价之外的各项相关费用,并且能完成装修。月供在偿付能力范围内,20年8成银行贷款。
现列举实际相关案例如下:
案例一,通州区九棵树轻轨附近,房价约4800元,8成按揭,购75平方米,测算总价36万元,需要首付7。2万元,贷款20年,月供2022元;此案例列举此类小户型极少,上班时间超过约定,交通费用超过约定,首付能付,但各种费用无力支付,毛环房亦无钱装修;月供也远远超过承受能力;
案例二,大兴西红门附近,房价约5300元,8成按揭,购75平方米,测算总价40万元,需要首付8万元,贷款20年,月供2200元;此户型极少,上班时间超过约定,交通费用超过约定,首付能付,但各种费用无力支付,毛环房亦无钱装修;月供也远远超过承受能力;
案例三,昌平区八达岭高速西三旗出口向东5公里,房价约4500元,8成按揭,购75平方米,测算总价33.75万元,需要首付7万元,贷款20年,月供1900元;此户型极少,上班时间超过约定,交通费用超过约定,首付能付,但各种费用无力支付,毛环房亦无钱装修;月供也远远超过承受能力;
从以上列举的三个案例来看,房屋位置均已经远离市中心区,但小户型非常稀少,纳前期费用与简易装修费用无法着落,月供情况也大大超过承受能力。由此可知,80%的中低收入阶层买不起房是客观的,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三、中低收入群体能承受什么样价格的房子?
那么,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究竟能承受什么价格的房子呢?笔者依据上述条件,根据中低收入群体的相关要求,推算指标如下;三口之家75平方米,位置为五环以内或沿线,每平方米2600元左右,8成20年按揭,总价20万元,首付4万元,另付费用约2.5万元,毛坯房装修费用2万元,这样,全部积累已经用完,月供1100元,在承受范围之内。
知道了中低收入老百姓的实际情况,就可免去政策的盲目性,为中低收入群体造房才有根有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