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型企业的产出形态与商业模式(下)

标签:
技术型企业来点科技商业模式研究开发发展演变 |
分类: 人生感悟 |
三、技术型企业的四种商业模式TPBC
1.经营技术:主要通过技术转让和技术承接,以及通过技术路径的实现完成某一个客户交付的项目,获取现金流和利润。多是一些通过承接一次性或小批量的项目型公司、科研院校、高校以及拥有核心技术的器件公司。
2.经营产品:通过产品货架和成熟商品销售和服务,给别人配套或者直接销售一些整机,获取收入。通常经营产品有规模,至于有没有利润则需要看是否有核心技术和核心客户。
3.经营解决方案:基于对客户业务的理解,通过核心产品及代理其他产品,通过完成解决方案或者系统集成获取利润。
4.经营客户和服务:以产品为核心,通过运营方式经营用户或进行产品维护的服务获取利益,如电信运行商、汽车4S店,软件的SAAS模式
表1
技术型企业的四种商业模式
责任部门 |
专业研究部 |
产品线 |
系统部 |
服务部门 |
产品层次 |
一、二、三级 |
三、四、五级 |
六、七级 |
服务或运营定制 |
经营对象 |
卖技术 (Technology) |
卖产品 (Product) |
卖解决方案 (Business) |
通过客户服务获利(Customer) |
产出表现 |
核心技术 |
单机、整机 |
系统集成 |
服务和运营 |
业务模式 |
拥有核心技术,基于核心技术做技术预研项目或技术转让一级定制交付 |
内部客户共享的单机、整机级产品; 给外部系统集成商做配套的单机、整机级产品 |
进行产业链分析和规划; 直接给客户的系统集成项目 (交钥匙工程) 给用户提供全业务的系统解决方案 |
配件: 服务运营 定制 |
收入模式 |
国家预研项目 技术转让 技术承接项目 定制项目技术改造基金 |
产品销售收入 (内部与外部) 产品服务收入 (备件) |
基于产品的定制开发项目; 集成收入; 代理收入; 服务收入;
|
运营收入 服务收入 |
四、技术型企业的五种发展阶段
通过对数百家技术型企业案例总结分析,技术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发展和演变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劳动密集型加工模式,主要表现为低成本的代加工,无核心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低廉的劳动力和成本,例如,长三角
珠三角早期大量的来料加工企业,就属于这种模式,要拼成本。
第二阶段:项目生存型模式,具有一定的技术,但是没有形成批量的产品或共享的货架。一个个的承接项目,项目多时,人力资源不够,项目少时,又必须进行裁员,其核心竞争力是客户关系,技术影响力。由于存在很多项目要赶进度,很多员工要拼身体,管理难度大,企业处于生存状态,多见大部分软件定制企业。
第三阶段:产品扩展型模式,有成熟的产品和货架,产品开发不需要完全重新进行,企业有足够的积累进行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企业进行扩展阶段。核心竞争力和要素主要包括:成熟产品共享货架、市场、品牌、渠道和销售体系,产品制造商和设备供应商属于此模式。第一、二阶段可直接跨越,产品扩展型阶段是不可跨越的。
第四个阶段:运营型客户模式,企业有成熟产品,卖向越来越多的客户,当客户的规模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服务的收入足以维持企业的发展,此时主要是强化服务,增加增值服务内容,企业进入了稳定收入的阶段。
第五个阶段:集成型产业链管理模式,企业既有核心技术又有核心产品,同时也做企业的解决方案,企业自身或通过资本运作可以控制产业链,此时,企业文化、流程建设、干部培养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形成了细腰架构和系统集成的模式,此模式是企业商业模式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