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眼一日】也瞧瞧“英雄”的诞生(一)
标签:
英雄电影选秀大众传媒作家之路凤凰菁英博客大赛 |
分类: 愚眼一日 |
(大众媒体塑造出的“平民”偶像)
如果你有兴趣读读这本由好莱坞最负盛名的故事顾问克里斯多夫·佛格勒创作的《作家之路》(The Writer’s Journey),或许你会和我一样在看下一部英雄电影时汗毛倒竖——不是因为情节跌宕起伏,而是因为一切故事的发展,都难以逃离书中所写的套路。
电影中:英雄的产生固定有模式
佛格勒谈到,现代电影中的英雄故事一般如此循序渐进:现实生活(Ordinary World)——我们的主人公一般会是位小人物(《蜘蛛侠前传》《仙剑奇侠传》),甚至正遭逢棘手的问题(《地心历险记1》),或者是任何与其后来表现出的英雄形象完全不符的生存状态(《蝙蝠侠》),接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者机缘巧合将召唤TA走向历险(Call to Adventure;《纳尼亚传奇》),尽管TA的初衷可能并非如此(Refusal of the Call;《绿巨人》)。这时矛盾的主人公通常会遇见一位心灵导师(Meeting the Mentor),TA通常道德高尚、富有智慧和力量,比如《指环王》中的甘道夫和《哈利波特》中的邓布利多,引领英雄走出疑惑并面对困难。在穿越重重障碍的过程中(Crossing the First Threshold),TA可能会遇到不同考验(《钢铁侠》),也将与同伴和敌人相逢(Tests, Allies, Enemies;《绿野仙踪》)。在走向整个历险高潮前最后的考验(The Ordeal)之前,英雄还会遭遇一个准备阶段(Approach to the Inmost Cave),其中发生的各种状况都将为TA的最后一搏做出铺垫。英雄胜利了,TA将得到非凡的奖赏(The Reward;《环游地球80天》),并也踏上回归正常生活轨迹的道路(The Road Back;《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然而这时导演通常会“别出心裁”地加入反高潮——主人公因为某种原因再次陷入险境,甚至性命不保,当观众们为此而担忧失落的时候,新的情节又将不死的英雄们带回人世(The Resurrection),气氛重新欢欣鼓舞起来(《盗梦空间》)。故事最后,获得成长和历练过的英雄归来(Return with the Elixir),为此番史诗画上一个华丽的句号(《神奇四侠》)。
大众媒体:英雄的经营之道
既然电影都有固定模式,那么力图迎合大众口味的媒体也不得不苦心经营。平民英雄,是如今各大选秀类节目(《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不变的吸睛主题,从貌不惊人却拥有天籁之音的苏珊大妈,到不靠长相光用声音吸引评委转身的吴莫愁,一次次兴奋也鼓舞着老百姓们的神经,但是值得质疑的是,他们真的只是“普通”的“普通人”吗?不少背景调查最终显示,其实很多所谓平民偶像在参与比赛之前,都曾经历过专业的训练和试演;他们的职业虽是农妇或者学生,但并不代表没有其他方面的开拓和历练。再者说,跳出镁光灯下的喧哗或激动,冷静下来想想,农村大妈或者普通中学生可以一鸣惊人的概率有多少?
如此看来,“英雄的诞生”也成为媒体经营的本钱之一。目前我们喜爱平民偶像,谁知道未来社会审美的口味会走向哪端?
(未完待续……如果您也喜爱【愚眼一日】系列,请来#凤凰菁英博客大赛#为余跃波投上一票!地址:http://blog.ifeng.com/zhuanti/jingyingpingxuan/)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