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报业控股实习小札(二)
(2012-07-15 22:10:06)
标签:
新加坡报业控股实习感触singaporepressholdings谈话梦想校园 |
分类: 生活感悟 |
新加坡报业控股实习小札(二)
文/叶小愚
他们说……
朋友听到我和同事打电话,总是左口一个“姐”,右口一个“哥”的,羡慕道:“你们工作环境一定很年轻,很多帅哥美女吧!”如果尊驾知道我四周办公桌平均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话,可能就不会发出这样的感言。
做传媒的越过越年轻,倒是我在报业控股实习三个月以来最深刻的印象,六零后看上去不过七零后,七零后的看上去像八零后,八零后像九零后,而九零后如我者,倒是察觉自己不经意间的装成熟有些不合时宜。
外界所以为的媒体人有的加班加点、黑白颠倒、饮食不规律等等确实存在,但这并不妨碍报馆前辈们生活得健康和快乐,甚至开拓出不一样的人生精彩。
带我的编辑“姐”在码字跑业务的同时,竟然还是一位拥有十几年行医经验的中医师。她的办公桌玻璃下面压着两张博士服照片,一张是她女儿从英国伦敦大学毕业照,还有一张是她自己取得中医文凭与家人合照,时间大约是两年前。
我听过她的故事后感慨万分,电话里跟我妈说,你才四十三岁,我都觉得你天天上班朝九晚五太忙了,之前还为了来新加坡恶补英语。现在看到我的美凤姐,才知道什么叫宝刀未老,晚上工作到七八点,还去中医诊所做义工,望闻问切无所不精,你女儿上次的嗓子疼就是她用一颗“清音丸”治好的。
午休,有时能碰到某位摄影组大哥。上个月的一次外采,他穿着卡通海魂衫、直筒牛仔裤和色彩鲜艳的板鞋,用一辆外型超Q的小跑车把我拉回单位,然后骄傲地告诉我他女儿已经4岁。
好在我已经习惯报馆人“返老还童”的奇状。这位看似八零后的而立之年大哥,曾经是国立大学商学院的荣誉校友,毕业后自动放弃高薪的铁饭碗工作跑来拍照片。他打趣道:“铁饭碗是铁的,想必不好吃吧?”
有没有想过做摄影,就要做最好?大哥突然很沧桑地说:“所谓名与利,看清了以后,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最主要的是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中间,找到一个平衡,其他过于浮华的东西,我反而希望通通不要来找我!”宛若金盆洗手的黑道老大,满腹看透红尘的淡定坦然。
去年第一次去大榴莲看戏,是一位副刊编辑送的票,他也是这幕《记得说再见》的总导演。面对面地听许美静唱《城里的月光》的时候我哭了,第一次,新加坡的历史给我这样的异乡客无比大的冲击。从前或许只知道大概,然而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校园民谣、梦想、青春、沧桑、希望……一系列的史实通过演员们动情的表演展现在面前,仿佛也瞬间拉近我与这个星洲小岛心灵间的距离、文字行业不乏艺术家,有人针砭时弊,就有人研究独特戏种,还有人沉湎于在历史海洋中拾贝,有热爱就有动力,比起成日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或者怀疑,有什么比追着自己的梦想努力下去更有意义呢?
我相信很多传媒人说自己“痛并快乐着”是实话,因为他们所奔波忙碌的,正是毕生追求所在。常言道,不怕入错行,就怕嫁错郎。我倒认为,其实择业和择偶并无多少区别,最重要的是自己已开始认定了,就别再后悔,踏踏实实、向着美好的方向坚定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