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想博文的题目就纠结了好久,明明是要搜索五月天的视频录像,却无意中看到豫约对刘若英的专访。作为好朋友的五月天派出主唱阿信和贝斯手玛莎真情助阵。一段发自肺腑的VCR,让电视机前的我也忍不住要落下泪来。
可是,刘若英始终是笑着的。这个只比我妈小三岁的女人,俨然一副摸爬滚打娱乐圈数年的老手模样。在灯光璀璨的演播室里,面对同样光彩耀人的主持人鲁豫和近在咫尺的大批粉丝团,她举手投足竟然比自己家里还要自然,言语间是诙谐风趣的才华味道。
我想这不仅仅是亲和力那么简单,作为生活透明度几乎为零的演艺界人士,能够修炼一副灵活应变而又不失自我风格的气度,相较与平常百姓确实有过人之处。年华的增长谁都难以抵挡,特别是对于女子,岁月的每一次前行都像在心上多加了一块沉重的砝码。然而,正如鲁豫所说,越过越有气质、越过越漂亮的女人难能可贵,犹如刘若英。
思绪迁回到我自己,已经很久没看访谈类的节目了。不知是为了挽回青春期还是不甘示弱地把握自己的坚持,很长一段时间,我只愿生活在激昂的摇滚音乐和瑰丽的人生梦里无法自拔。我为一首歌流泪咬牙,我想象出无数的成功者童话,可是在这深夜,听一位人生半辈子的过来者淡定地将自己的生活,袒露现实也倾诉无奈,突然觉得年轻气盛的自己真的很幼稚。毕竟,社会不是不想长大那么单纯。
站在刘若英的角度看天皇巨星好朋友们录制的VCR,体味她嘴角静谧的笑容,才发现一个很简单但是我一直执迷不悟的现象:我所追逐的明星,比如五月天等等,实在也只不过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员。他们是相信音乐娱乐公司里的一员,他们是四十岁女人刘若英的小弟,他们也要为吃饭喝水劳神,他们的个人生活甚至更缺少隐私感……带着这种凭空冒出的怪异想法再去去阿信怪兽的新浪博客,“五迷”们的留言有写“我家阿信”“怪兽老大”的,有每次跟帖都要“一个”的……等等如此这般的可爱语言层出不穷。就在这个时候,无论怎样也不愿意回忆自己是否做过同样的“傻事”。或许,当我不再如此这般让自己神魂颠倒的时候,我离真正的成长又近了一步。
其实,采访中刘若英的一句话很让我印象深刻,不知道她是否上每个访谈节目都会刻意强调,但是这句原作者冯小刚的语录真正很经典:在片场,冯小刚吆喝着说戏完毕粗哑了的嗓子问制片主任:“你说,我们累成这样,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天下无贼》的片场,有曾经“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有现已远在天国的傅彪,有贺岁戏剧片独占一地的“影帝”葛优,也有远从台湾赶来的奶茶。大家全部冷了场傻了眼,静静地听这位也曾风雨坎坷的小个子导演要发表什么高论——
“就是为了混口饭吃!”
哦,一瞬间所有的硝烟云雾都散去。是啊,歌手声嘶力竭、汗流浃背的在台上演唱,演员哭干泪腺、满头黑线地在摄影棚排戏,他们有万人追捧,也自然有千人唾斥,他们风光无限,却也不得不在各大娱乐节目现场弯腰折膝……再小一点的时候,我总是偏执地以为明星的所有事情都是助理安排好的,从服装到起居,从练歌到采访,究竟我错了,大家都是人,谁没有家长里短,谁不想放开手脚、坦荡活一场?
我的四十三岁的老妈有一次望着天对我说:“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给了一个人什么,自然会从他身上索取另一些东西,万事因果皆有报应。世界上,哪有人真活得那么恣肆,那么完美无缺?
现在的我,突然想长大了。我想自力更生,不再依靠父母的扶助;我想刚强自立,不再去依靠虚无缥缈的东西;我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我要走出自己的人生!我甚至愿意让种种挫折来洗刷我身上的圈养气息,这不是“塞上牛羊空许约”,然而拔掉MP3,关上优酷网的那一瞬间,有一种特别的洗脱,在灵魂里慢慢浮现。
后记:
我离真正的成熟还早着呢!不知道一年以后,或者一个月以后再看这文字,会不会有抱着枕头撞墙的冲动?
写这篇博文不是郑重宣誓,也不是正经八百地说:“不要再崇拜明星!不要再爱五月天!”如此执拗,只会引发新一轮“圣战”。还是那句话“人活着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艺人的食粮就是粉丝的支持率,如果每个人都一副看破红尘割席断交的架势,这世界的生物链也再难自然循环生存。
当然,这种事情永远也不会发生。
附上《鲁豫有约·刘若英》的视频链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或许,你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nXNXBkUgJA/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