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四方八面 |
在颐和园的一个大院里摆放着一块硕大无比的怪石,造型奇特,颇具艺术情调。但是就是这块石头,被世人称为“败家石”,导游一再叮嘱我们不要在此拍照。如此臭名昭著,不是没有原由的,且听我慢慢道来。
据说雍正皇帝外出查访时在北京房山见到了这快奇石,认为美观大方,是一块吉祥之石,有意带回宫内,不想运至半途因为石头实在太大太重,没有办法再继续搬运,只好暂且弃于路边。没想到石头所至之处,周遍人家无不家破人亡,颠沛潦倒。皇上他回了宫,哪知道这些事儿呀,还兴致勃勃地再次回到此处,准备大干一番。石头是运回了宫,但因为其硕大的体积,窄小的宫门根本不能通过,于是雍正下令拆下门,没料到即使没有门石头也不能运入,于是又推翻了墙,才把石头搬了进去。老太后,就是雍正皇帝的母亲可不乐意了,说这石头不祥,倒我墙又破我门的,让皇上把它扔掉。雍正一想这可不行啊,我可是大费周折才弄来这块石头的,现在又让我把它扔了,面子上下不去呀。于是这块石头就在颐和园安了家,日复一日,清王朝的家业也败落下去。因了这一点,这块“败家石”被称为北京三大神石之一。
故宫的御花园也是满载奇珍异宝,也有两块神石。一为“孔明祈星石”,看上去平平淡淡,仔细看时却发现一面有一块褐色斑痕,像一位老者举起双手作揖,另一面则隐约可见七颗星星,挂在高高的天空,像极了北斗七星。好一幅“孔明祈天图”!
另一块是“海参石”,因其形状凹凸不平,层层叠叠得名。据说此石是宫中的天气预报家,每逢将雨之时石面就会变成红色,它也成为宫女们唯一的娱乐物件。不过经历风吹雨大,石头上的某些成分被磨噬,再也没有预报晴雨的功能了。然而这里面的化学道理,科学家至今也没有推断出来。
长城边有一座“望子台”,是由层层石块累积而成。当年为了修筑长城,一代代的君王召集天下青壮年前来赶工,也有一批批的壮男辛劳而死。他们的母亲思子成疾,每天爬上这道山冈眺望远方,带上一块石头垫脚,盼望能站的更高,望的更远。日积月累,这里的石头就堆成了一座石台,据说此台极具灵性,每个母亲站在台上远望,无论儿女身在何方,都能被母亲看到。然而后来有一名游方道士,在台中拿走了一块东西,“望子台”就不在具有灵异的功能,却留下了一段美丽的传说。
北京城里趣事多多,胡同小巷也好,奇石静湖也罢,都蕴涵着优美动人的故事,耐人寻味的传说,它们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遗脉,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后一篇:谍中碟4:癜疯时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