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网络及部分平面媒体大量转载了一篇题为《王朔曝陈晓旭有20岁儿子
若有虚假就被撞死》的报道,说得有理有据,并称该私生子现在刚满20岁,名字叫廖宇靖,现在在四川某大学学电影。此消息一出,立即吸引了国内外200多家媒体的关注,成为焦点,那么,事情真相到底是什么?
7月14日,绵阳“80后”作家、事件的主角廖宇靖首次向本报讲述了事情的前前后后。
绵阳“80后”作家廖宇靖满腹委屈:我不是陈晓旭的私生子
□本报记者 丁影
◎“我是陈晓旭私生子,简直乱说!”
绵阳“80后”作家廖宇靖2005年因创作第四部小说《你的微笑》时,将此书寄给巴金,得到巴金的鼓厉,巴金嘱家人回信“后生可畏
金庸第二”,从而引起文坛关注,同年在由中国散文协会青少年创作中心和中国青少年文学网联合举行的80后作家综合排名中,年仅17岁廖宇靖的作品以“文笔老辣,不让中年作家”而续韩寒、张悦然等作家之后,位列前十名。
今年6月14日,已在四川某大学学习的廖宇靖在网上浏览新闻时,无意间看到一篇与自己有关的消息,全文用800多字叙述一件令他大吃一惊的消息———自己成了陈晓旭的私生子!文章称,这是由王朔曝的料,“陈晓旭慈善基金迟迟未成立,是因为生前她把5000万启动资金全部给了她和前夫毕彦君的儿子。王朔说:这个儿子现在刚满20岁,没有和晓旭生活在一起,以前,晓旭每年和前夫毕彦君一起回四川看望这个儿子。陈晓旭和前夫毕彦君过去未对外界公开过两人的儿子。他们的儿子叫廖宇靖,现在在四川某大学学电影,以后可能会接母亲晓旭的班,他不随父亲毕彦君姓。王朔还以发毒誓的方式表示:‘这些都是事实,也是圈内人都知道的事,但老百姓都不知道,若有半点虚假,我出去就被撞死。’”……
看到这条“新闻”后,廖宇靖伤心极了,自己的父母都是普通的铁路工人,他们一家一直在绵阳这个美丽的地方生活了很多年,“这样乱炒,真正受到伤害的是我父母,而不是我,他们辛苦养我一辈子,到头来居然被说成这样,还有什么遗产的事,简直乱说哦。”
镇定下来后,廖宇靖做出决定:揪出造谣者!还自己和父母一个清白!
◎气愤难当质问王朔
当日中午,廖宇靖在个人的博客上以一篇《回陈哓旭之子传闻》的文章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在此我要申明,我只有一个父亲,他是一名最普通的铁路工人;我只有一个母亲,她也是一名最为普通的铁路工人。谢谢大家对我的关注,但我希望此事件就到此为止。我不希望我的父母看到这件事,他们会很伤心的。”
与此同时,他开始联系王朔,他要当面对质。
经过多方联系,几天后,廖宇靖辗转联络到了王朔的经纪人,该经纪人马上向王朔求证,王朔说传闻不是自己说的。7月15日,本报记者通过朋友取得了王朔的联系方式,但电话未能接通,随后,给其手机发出的短信也没有回复,而记者在王朔的鲜花村博客上的留言也没有回音。
据说,王朔也看到这则消息,之后他对各路记者的电话一律不接,后来他选择了用短信息的形式回应了深圳一位记者的提问,寥寥数字表明了他的态度:“不是我说的,有人冒名顶替的。”
这下,廖宇靖糊涂了:王朔既然没说,那消息是从哪里出来的?
◎媒体乱写 太过分了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6月20日,廖宇靖找到了一位律师,在律师的指点下,他搜集了刊发这条新闻的媒体:《黑龙江生活报》(6月14日)、《齐鲁晚报》(6月15日)、《重庆时报》(6月16日)等,以及香港、台湾、澳洲等200多家媒体转载了这篇报道,首发这条新闻的为《三湘都市报》(6月13日B1版)。
《三湘都市报》在文中还称:当记者与传闻中的陈晓旭儿子廖宇靖取得了联系,他故作神秘,模棱两可地表示会在近日对此事有个公开的说法,然后不肯再透露任何信息。
“我没有接受过任何记者的采访!也没有任何记者来采访过我或希望采访过我!”廖宇靖委屈极了,“他们乱写,这点真的影响很大,都以为是我在炒作什么。真的过分了,起码你得联系下我或采访下我再写。”
“这件事情发生后,以前有许多书迷对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很单纯的写字的男生,现在他们认为我是个炒作大王。学院里的许多人都问我同一个问题:你到底是谁的儿子?许多的人都在质疑。我很无奈。我希望得到他们的关注,但不是这种事。”廖宇靖说。
据廖宇靖说,还有个文坛上的朋友很直接的告诉他,以后不和廖宇靖这样的富家子弟交往了。
宇靖的表哥、在绵阳工作的宇超对此相当气愤,他看到许多人在表弟的的BLOG里用语言进行人身攻击,便帮表弟一一回应:这件事我不知道是不是从王朔那里出来的。但有一点我可以告诉你,不是廖宇靖自己想炒自己。你有我对他熟悉吗?没有就请你们那些认为这是在自己炒自己的人闭嘴!
除了得到表哥的支持外,廖宇靖还得到了很多书迷的支持。
◎父母表明态度 做好自己最重要
廖宇靖的母亲听说此事后,劝儿子道:“最近有媒体对我有不实报道,报道中牵涉到你和我爸。”然后把事情经过简单给母亲说了下。结果母亲就说:“让他们随便说吧,没事的。不要管这些,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现在,由于父母的劝告,廖宇靖起诉的想法也动摇了。廖宇靖的父母亲表示,这样告下去对儿子的成长没好处,还不如退一步。“母亲说还有高昂的诉讼费等等很多问题,分散了注意力,学习成绩肯定要落下。还不如把珍贵的时间用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既然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总会平息的,如果再告来告去,反而更让人认为是我在炒作。”廖宇靖说。
虽然已经停止了诉讼,但廖宇靖手中仍保留着第一手证据,主要是对首发报纸的收集及对其他媒体转载的收集,有报纸、电视、电台。律师说,这事如果要告,赢的可能性95%以上,因为造成的影响很恶劣,只要想打,随时都可以打,而且胜算大。
“是谁炒作的?可能的人太多,也许是媒体,也许是王朔,也许……太多太多,甚至也许是支持我喜欢我的人都有可能。我觉得经过这件事后,我懂得了不少。但我也对自己更有信心,所以我不怕困难,不怕流言,我什么都不怕。因为我有很好的父母在帮助着我、鼓励着我。我身后的书迷也是我前进的动力。”廖宇靖说。
相关链接:
绵阳“80”后作家廖宇靖
廖宇靖1987年出生在绵阳,10岁正式接触文学,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3本,获国家级奖项20余次。目前就读于川内某大学。
2004年夏天,正读高一的廖宇靖开始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边缘》的创作。作品在网上连载后,很快引起了内蒙古远方出版社的兴趣,首次出版发行5000册,很快销售一空,再版1万册也销得很好,廖宇靖得了“少年作家”的称号。2005年2月,他的第二部小说《单人床》与第三部《零五影像》竟被北京中文在线购买了出版权和影视改编权,第四部小说《你的微笑》受到巴金的鼓励,更是获得出版社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