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泉州市区不远的晋江入海口处,有一个小渔村叫做蟳埔村。这是我们此行中重要的一站,我们要来寻找蟳埔女和蚵壳厝。
蟳埔村有两大独有的特色,蚵壳厝和蟳埔女。蚵壳厝---用贝壳做墙搭建的房子,蚵壳---海蛎子壳,厝---房屋。福建有三大渔女,蟳埔女,惠安女和湄洲女。蟳埔女就是这蟳埔村的女子们。
蟳埔女的特点是头饰特别显眼,插满花朵。据说以前全是鲜花,现在是鲜花和假花并用。蟳埔村里靓丽的年轻女子,剥牡蛎的阿婆,打纸牌的老姊妹,抱着孙子的奶奶,无一不是头饰夺目。尽管蟳埔村离泉州市仅有10公里,她们仍然虔诚地传承着祖辈们世代沿袭的生活模式。
蟳埔村的蚵壳却并不是当地的产品,据说产自非洲东海岸。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一个重要港口。商船在回程时,就将散落在海边的蚵壳装在船里压舱,回来后大量的蚵壳就卸载在蟳埔海边。蚵壳拌上海泥砌墙,不仅透气而且冬暖夏凉。一进蟳埔村,看到这些大贝壳砌成的墙,那大海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p1 蟳埔女,老榕树,蚵壳厝,地域特点足了!

p2
漂亮的头饰,戴着簪花圈,插着象牙筷,整个一个小花园

p3
靓丽的小姑娘和小媳妇,我感觉上衣都是斜襟或对襟的小高领衣服,很有汉唐风,下身却都是黑色的宽裤腿短裤配拖鞋。是否是不忘老祖宗,却又适应渔家生活的穿戴呢!

p4 阿蕾已是孩子的妈妈,感谢她们盛装出场

p5 这个头顶的小花园据说要整一个多小时呢!

p6
青春四射的阿黄

p7
阿花很有南国女儿风情

p8 很腼腆的一个小姑娘

p9 展示织鱼网

p10
其实蛮穿帮的,因为阿蕾手上拿的不是梭子......

p11 蚵壳的外墙是不是有着很特别的地域特色

p12
剥牡蛎的阿婆
蟳埔村的牡蛎是一道泉州名菜“海蛎煎”的原料

p13
这个阿婆头饰简单却依然艳丽,头上别的是金发饰

p14 当地阿婆很喜欢金饰,几乎女人都有佩戴

p15 这位抱孙子的奶奶更是三金齐全,且分量足够

p16 打纸牌的老姊妹们个个头饰夺目,好生活!

p17
窄窄的巷子,两边都是蚵壳的墙壁

p18
小姑娘很有童趣

p19
这栋蚵壳厝似乎是新盖的

p20
村里倒塌的蚵壳厝也都保存着,感觉是有相关规定吧!

p21 美丽的头顶花园,爱美的蟳埔女子!

p22
阿蕾的妈妈抱着孩子来找她了---小宝贝想妈妈了。
为她们祖孙三代拍一张温馨的合影算是告别吧!
欢迎朋友们一起走进蟳埔村!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