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岳华山——回心石至北峰(2013年春节)

(2013-02-22 20:19:31)
标签:

华山

千尺幢

百尺峡

老君犁沟

北峰

分类: 山海游记
    过了回心石不远就是华山头道险关——千尺幢。千尺幢是一条峭壁上的大裂缝,两旁均为巨石,共有370余级台阶,坡度约70度,每级台阶的宽度不过三分之一的脚掌,并排勉强容两人,两旁石壁上有可助攀爬的铁链。据说以前千尺幢是没有台阶的,只有道士开凿的脚窝,攀爬难度要比现在大的多。站在千尺幢上,仰望天际,一线天开;俯视脚下,如临深渊。石阶顶端有如井口,倘若把“井口”用铁盖盖住,通往华山的道路便被堵塞,所以此处被称为“太华咽喉”。现在的千尺幢旁又开凿了一道复线,人多的时候上下行分开。
http://s14/mw690/49ef2550td60f59cd2d3d&690                         

http://s12/mw690/49ef2550td60f58e0304b&690

http://s4/mw690/49ef2550t7bce55ad7e73&690

http://s14/mw690/49ef2550td60f59f5f02d&690
拉...兄弟一把...
http://s3/mw690/49ef2550td60f5a089432&690

http://s10/mw690/49ef2550t7bce55ca7799&690
在千尺幢的顶端有一个小平台,平台旁的崖壁上有众多石刻,其中就有“太华咽”三个字。
http://s14/mw690/49ef2550td60f58da9cbd&690
    平台紧接着第二道险关——百尺峡。这里同样修建了复线,巨石下的台阶应该是“原装”的。相比千尺幢,百尺峡就很短了。
http://s7/mw690/49ef2550td60f58d0eb16&690

http://s7/mw690/49ef2550td60f5a04d1b6&690

http://s3/mw690/49ef2550td60f58c044a2&690
很喜欢百尺峡上的这个题刻。
http://s7/mw690/49ef2550td60f5a0f86c6&690
百尺峡的尽头,两侧巨石相夹,头顶有一块巨石,摇摇欲坠,名为惊心石。
http://s2/mw690/49ef2550td60f5a0bc131&690
走过惊心石回望,方发现此石已牢牢地卡在两崖之间,此时才心平气缓,故此处题刻平心石。
http://s8/mw690/49ef2550td60f5a1fad37&690

http://s3/mw690/49ef2550td60f5a197452&690

http://s2/mw690/49ef2550td60f5a35f5e1&690
继续向前走,是一段难得的平缓之路,刚才登千尺幢、百尺峡消耗的体力得以恢复。
http://s6/mw690/49ef2550td60f58f1dec5&690
路边废弃的厕所,看看这台阶,想想当年能去此处方便也是需要好体格的。
http://s4/mw690/49ef2550td60f58f7e8f3&690

http://s5/mw690/49ef2550td60f59204cc4&690
途中的二仙桥。
http://s3/mw690/49ef2550td60f58df4052&690
    在此处可以看出现在的步道与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如今再步行登华山,只是体力消耗较大,险峻之势已难以体会了。
http://s4/mw690/49ef2550td60f590ca743&690
抬头就可以看见北峰的建筑了,而且听北峰传来的嘈杂人声,就估计上边有不少游客。
http://s15/mw690/49ef2550td60f58ff39ae&690
平缓路的尽头是群仙观。可以在这里小憩,因为接下来是更加“恐怖”的老君犁沟!
http://s16/mw690/49ef2550td60f5caf5ddf&690

http://s8/mw690/49ef2550td60f59178c07&690

http://s15/mw690/49ef2550td60f5923a76e&690
华山山路上有很清楚的里程标志,到群仙观距山口已经是5公里+800米,我们走到这里已经用了将近6个小时。
http://s5/mw690/49ef2550td60f592366d4&690
    登山路旁,尤其是有台阶的路段都立有护栏,从护栏上的铭文可以看出华山的维修是持续不断的,我们看见最早的护栏是民国时期的,解放后各个时期的也都有。
http://s11/mw690/49ef2550td60f5a2ff14a&690

http://s7/mw690/49ef2550td60f5a424136&690
    这里就是老君犁沟了。传说太上老君走到这里见无路可通,就用青牛一夜间犁出了这道山沟,因此得名。与千尺幢、百尺峡类似,老君犁沟也是位于两侧陡壁间的一条深沟,此处有570余级台阶,同样是坡陡阶窄,体力消耗巨大,途中应适时休息,想要一口气登顶需要极强的身体素质。这里有两条路线,一条通往北峰,一条通往聚仙台,聚仙台位于北峰的西南侧,从那里可以绕过擦耳崖到达日月岩,然后继续上山。我们选择去往北峰这边开始攀登。
http://s12/mw690/49ef2550td60f5a2dbceb&690
开始...犁沟...
http://s6/mw690/49ef2550td60f5939ac55&690

http://s3/mw690/49ef2550td60f59492fe2&690
呼、呼、呼...终于到达了老君犁沟的顶端...
http://s13/mw690/49ef2550td60f5a5e240c&690
肉体上的疲劳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愉悦,我的体力还是可以的呦!嘢!
http://s15/mw690/49ef2550td60f5a51379e&690
回望一下老君犁的沟吧,呵呵呵....
http://s1/mw690/49ef2550td60f5943e380&690

http://s2/mw690/49ef2550td60f5a581701&690
过了犁沟门,眼前的石壁名为“猢狲愁”,顾名思义,连猴儿都发愁的崖壁。前边不远就是北峰顶了。
http://s1/mw690/49ef2550td60f5a5d20d0&690

http://s4/mw690/49ef2550td60f5958f433&690
向南看,那组建筑就是聚仙台,因为那里的雪没有清扫,所以没有开放。
http://s8/mw690/49ef2550td60f597be907&690
    山上的工作人员正在挑水。华山顶上基本上没有水源,古时可能主要依靠积存的雨水,据山下饭馆老板说,现在山上工作人员用的都是这种从山下运上去的“桶装水”,雨水只留给游客使用了,到了冬天雨水也都冻上了,所以冬季在华山顶上住宿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
http://s5/mw690/49ef2550td60f599754e4&690
猢狲愁上通往擦耳崖的“脚窝”已经被崭新的木质栈道取代。
http://s3/mw690/49ef2550td60f5a6c0422&690

http://s5/mw690/49ef2550t7bce55d849f4&690
    用了6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北峰顶,此时已经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让我有些恍惚,这是春节大年初三的华山顶吗?居然有如此之多的游客!
http://s1/mw690/49ef2550td60f598e7e60&690
        照片中的那个小石门上刻着“北峰顶”。北峰又名云台峰,是华山主峰之一,海拔1614米。我们登山时带着一个机械式高度表,途中不时拿出来看看,不过没有刻意记录所到之处的海拔,只记得在山下宾馆处是将近海拔500米,所以登到此处已经抬高1100多米。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得名云台峰。当年“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北峰上修建有真武殿、焦公石室、长春石室、玉女窗等建筑,不过都是90年代以后修建的了。 
http://s3/mw690/49ef2550td60f59c59fd2&690
    位于北峰顶南侧有“智取华山”纪念亭。亭内有纪念碑,碑的南面刻有“军魂”二字。亭子南边就是索道售票处。
http://s10/mw690/49ef2550td60f59be4ca9&690
    站在北峰看华山东边的山峰。在北峰稍事休息后,我们继续进发,此时已经下午3点半,我们还要在天黑前赶到西峰住宿。前面的山路基本上都是在爬高,任务还很艰巨。
http://s7/mw690/49ef2550td60f59b3c1a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