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本普通的日记本,平时放在我的书架上。今天用心加上了花框,不为别的,谨以此纪念中国电影大师——谢晋导演!
扉页上是谢晋导演的亲笔签字。那是1987年3月,我随省歌舞剧院到上海作互访演出时,在有谢晋参加的一次座谈会上,请谢晋导演签上的。
打开日记本,并没有在上海演出时的日记,也没有座谈记录,而是在此一个月前(春节)在老山前线慰问演出时的日记和上海以后的访日日记。
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时要带这本写有老山前线日记的本本到上海?有趣的是竟然没有上海之行的日记,而只留下了谢晋导演的签字。也许演出太忙没写(本人平时从不写日记但却偶尔在比较重要的日子写);也许它就是上海演出之行偶然留下的永远的纪念和怀念!
海报剧照中上左二是丽岷
到现在我也无法记得当时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位于南京路)的一场演出后,举行的这次座谈会上,谢导说了些什么,只记得是在美琪大戏院的一个小休息室,只有团领导和几个演员参加了这次座谈会。现在想起好像是谢导观看了我团的演出,尔后才有了这次座谈会。
两个月前,谢晋导演的儿子谢衍(59岁)因患肝癌刚刚离世,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谢晋又悄然在自己的家乡浙江上虞参加母校春晖中学百年校庆活动,因饮酒过度而在睡梦中远行......父子两代电影人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相继去世,不能不说是电影界的一大损失。真可谓祸不单行啊!可惜!惋惜!悲伤!哀痛!
在我们这一代人,对谢晋导演的作品可称得上是至爱有加。哪部电影不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哪个演员不是因为上了谢晋的片子而蜚声影坛?!那是一个无法替代的电影时代;也是国内电影人无法超越的作为一个优秀电影人所具备的人格魅力所在(现在的影视导演,哪个没有过一点点花边新闻?)。
爱屋及乌,喜欢他的电影就会喜欢这个人,这在我的脑海中,还只有谢晋导演独占。
谢晋导演的一生,让人赞叹的不仅是他的电影作品,还唏嘘于他的家庭生活中的两个智障儿子。可想而知几十年的艰难岁月,在作为一个大导演的生命中曾产生过怎样的不幸和让人敬畏的大爱无疆的情怀!
一个智障儿就够“不幸”,而谢晋是两个智障儿还加一个女儿的智力也不太好,如没有超乎一般人的承受能力,难以想象,谢晋夫妇是以怎样的坚强、以多么博大的爱为两个智障儿子的成长付出了比山高比海深的心血和大爱!
诚如:“爱虽艰难,一生怎够?”
余秋雨说:“在这风风雨雨的半个世纪,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如果没有谢晋,一大批中国人如果没有《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牧马人》等等电影可看,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失落?”
昨天,我们陨落了一颗电影巨星,今天,我们在心里映着他的电影和他充满爱的一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