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榜样——志航姐
7月24日上午9时30分,整装待发。
赵昌云这个名字,是六月初从新浪绿丝带成都志愿者队队长——王志航那里知道的。当时只知其事不见其人。
5.12地震发生后,昌云所在的都江堰市向峨乡中学初一.二班,他是地震后班上唯一的一位幸存者,全班四十四位同学中,其余四十三位同学全部遇难。

昌云写下了全班四十三位遇难同学的名字
当地震发生时,昌云在学校四楼的微机室,正准备着上电脑课。突然教室剧烈晃动起来,这时老师叫学生趴下(钻桌子),昌云这个平时不算很听话的学生,突然意识到趴下不行,必须赶紧跑出去,他同时喊了几位同学跑,可那些学生听老师话,没有跑。这时,昌云不顾一切地往外冲,同时看见老师和几个同学这时也在向外跑。当跑到三楼楼梯时,看见楼梯在剧烈晃荡中已扭曲变形,又赶紧跑回四楼,不顾一切纵身跳了下去...此刻,教学楼轰然倒塌,两块预制板成三角形状把昌云夹在了仅有的微小空间里。两小时后,在村民的救助下,昌云被救出了废墟,第二天凌晨四点又被救援队送往了省医院救治。
“娘子军”志愿者

永远的党代表

乡口哨卡
昌云和家人及村民已下山迎接我们
焦阿姨送新帽,罗阿姨送装有内容的米老鼠包。

听焦阿姨说,这位村民十五岁的女儿(名叫赵小英,与昌云同班同学)在地震中遇难。罗阿姨和焦阿姨送上一点关怀。
上山去昌云家
到山顶了,再下一段山路就到了。

昌云的家

昌云家被地震破坏的房屋
北京新浪志愿者王彬在成都当志愿者期间,与志航在省医院看望受伤儿童时遇见了昌云,听了他的地震遭遇后,很受感动,同时为他的临危不惧、机智、勇敢、果断的一跳而赞不绝口——万幸啊,全班唯一的幸存者!当即志航姐和王彬就决定,一定要帮昌云。因为,昌云最大的愿望是——上学。
王彬回到北京后,开始为昌云弟弟的上学一事奔波忙碌,经过几多波折,终于在北京海淀区外国语学校联系上了一个学位(该校对口帮扶是映秀镇的学生,破例收下了昌云),并免费提供昌云初中两年的学习及生活费用。周末可回到王彬家。
地震当天的衣着,左腿(骨错位)受伤裤脚剪开,上衣斑斑血渍。
昌云的妈妈和一岁的妹妹。墙上挂着昌云住院时用的拐杖。

刚从地里掰回的玉米,准备下锅。

志愿者自己带的馒头、面包、榨菜、煮毛豆。

换上大卫弟弟的衣服,只要不嫌弃。
一大桌菜(昌云家招待)丽岷没动一口(包括志愿者们),但是玉米啃了两个,很香甜(真资格的绿色食品哦)。最后还带了几个走(这时已忘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听昌云讲地震逃生过程
左后方曾是昌云住的房间,现已成了空荡荡的平地。

清唱《父老乡亲》

奶奶十分舍不得昌云离开家到北京上学,很难过。地震那天中午,奶奶打破中午要午睡的习惯,到地里种玉米,才幸免于难。
与妹妹再待一会,春节才回了。
亲一口

昌云一家这次在地震中有三人遇难。他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才躲过一劫。

身后的家总有一天会好起来
姑妈和婶婶送一程

家门儿的车胎漏气了,俺们的王姐(紫衣)很内行的帮着换,佩服。
身后是向峨中学的操场,昌云从这里跳出了生的希望。

乡长的最后叮咛

乡政府操场

张阿姨(桔黄衣)也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爱心人士
途中办理最后的手续

一路经历两场大雨,把爱车淋得稀脏。

志航姐为昌云饯行。明天(25日)上午11时乘特快火车,昌云爸爸送昌云赴北京。
希望昌云能健康成长,这是家人的愿望,也是志愿者叔叔阿姨们的真心愿望。
我们的志愿者在用实际行动关爱着灾区学生,默默地奉献着她们的爱心。丽岷被她们感动着,激励着。与她们同行深感荣幸,与她们为友深感自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