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蜀合唱团》

(2007-03-23 21:16:30)
分类: 过去喧叙
     今年,将是“巴蜀合唱团”成立二十周年的周年纪念。
     今天中午,我和老公应“巴蜀合唱团”的指挥家——刘安清老师(原省歌舞剧院合唱团指挥,已退休)和艺术指导胡静碧老师(原省歌演员,退休)的邀请,前往外双楠的天鹅汤馆(原名记不清了)吃午饭。同时前往的还有合唱团的另四位团员。
   
    “巴蜀合唱团”的成员,刚成立时主要是以省歌舞剧院退休的唱队演员为主,业余爱好者为辅的编制组成,共有四五十人。
    “巴蜀合唱团”成立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扶持。特别是与我国著名指挥家——严良堃老师(中央乐团指挥,指挥‘黄河大合唱’几十年)、杨鸿年老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指挥)的多次合作,已成了“巴蜀合唱团”多年的经典合作。大指挥家能来四川指挥一个业余合唱团的演出,这得益于“巴蜀合唱团”的指挥——刘安清老师与严良堃老师的师生情缘。
          
          《巴蜀合唱团》
        《巴蜀合唱团》
     我于1992年5月,有幸与严良堃老师合作,参加了由“巴蜀合唱团”组织排练、由严老师指挥的《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当时,我担当其中的女声独唱“黄河怨”的唱段。    
       《巴蜀合唱团》
     至今让我记忆忧新的是,严老师在排练、演出前的间隙,上了一堂讲座——关于《黄河大合唱》的唱段处理。我坐在最前面,认真仔细地听严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当讲到“黄河怨”时,我特别认真的不愿漏掉一句话和一个细节,边听边记着笔记,同时在准备好的谱子上作记号,打重点。当我全神贯注的记完后,竟让我欣喜不已,原来,严老师对“黄河怨”的处理,竟与我的处理完全一样。当时我禁不住高兴的对身旁我院的一位老师说,怎么一模一样啊,他回答我,这就叫“英雄所见略同”嘛。
   
      《巴蜀合唱团》
    前年5月,严良堃老师与杨鸿年老师受刘老师之邀,再次与“巴蜀合唱团”合作,演出了一台高质量的合唱晚会。那次,我是与杨鸿年老师合作的,担任了一首新作品的女声领唱。
   
    今年,是“巴蜀合唱团”成立20周年,将再次邀请著名指挥家严良堃老师来川,指挥“巴蜀合唱团”的合唱演出。刘老师说严老师已答应。
   
    今天午饭后,在喝茶聊天中,刘老师和胡老师提出,希望我能给予合唱团大力支持(除了我们是同单位的同事,且还是要好的朋友,当然应全力支持),并正式邀请我参加今年10月中旬的“巴蜀合唱团”成立20周年庆的演出活动。
    我欣然答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