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山前线猫耳洞慰问演出壮行酒 |
分类: 过去喧叙 |
进行逐个扫描后装进了各自的文件袋。就好像又安了一次家,又好像是一次永恒,但更像的是进行了
一次有序的列队、装帧、压缩。什么时候需要了,只要你知道它所在的连排班,很快就能抓出来。
累。花了我不少时间不说,我的右手腕(内侧)因连续长时间用鼠标的缘故,已经感觉到有点疼了。老在桌上磨蹭,上下左右乱动,哪能不疼啊。有时把手腕抬起来,指尖不离开鼠标,这样会好些,有时真想换换左手,可那只是白想。工作还得继续,完成它就是一次快速的人生旅程。
从演出照的年代看,马上就能回忆起当时的时代背景,曾经到过的国家地区省市县区村。从最先进最豪华最舒适的舞台,到用钢条木板临时搭成的露天舞台甚至农家晒坝老山前线猫儿洞充当的舞台,都从容不惊的经历过了。从炎热的暑天到冰冻的寒天,无一不是穿着礼裙(有冻不死的小旦之说)。即使是在露天舞台刮风下雨寒冷的日子里,大风直往嘴里灌,雨往脸上打,有时耳幕(即舞台大幕后面两侧的幕条)被风吹得飘上了半空也要坚持着演下去,这就是演员的舞台生活。这不是因为演员们有多高尚,而是坐在台下的老百姓、战士们顶着风雨寒冷看节目的专注情,让你备受感动。这是在城市里的大舞台上不能感受到的情感触动。
记得一九八七年春节随省慰问团赴老山前线慰问,经历了一次非常难忘的演出。那是头天晚上领导告诉我们,明天上午要为上前线的“突击队”队员们壮行,要为出征的战士们唱壮行歌。虽然之前已给战士们演出了好多场,医院、病房、猫耳洞、坑道,可为突击队员壮行演出还是第一次。 第二天我们到了突击队所在连,战士们已经排好了队,每个人相距一步的距离站着,一个个面部表情凝重悲壮,我的心一下沉了下来。看着一群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战士们,想着他们就要作为突击队的队员冲锋陷阵即将献出自己年青的生命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以及深深的惋惜。部队首长首先为战士们致壮行词。高昂有力,及具穿透力的声音透过山峰云层在山坳里回荡,只有在这时,你才深刻体会到什么是铿锵有力,军人说话的节奏。接着壮行开始,我们为战士们唱壮行歌。记得当是我唱的是“英雄赞歌”(电影‘英雄儿女’插曲),我从一开始唱,就已经有些咽住了。看着战士们一个个双手捧着装有白酒的大土碗,神色庄重地听着我的歌,我迈着很慢的步子从他们身边走过,边唱边流泪,甚至我都不敢正眼看他们,我尽量控制着情绪不要因为太激动而影响了我的声音,加上在这种条件下演出是没有任何音响伴奏的,就是清唱。面对这些即将走向生死考验的壮士们,我用难以言壮的复杂心情完成了这场悲壮的演出。那天,是我演出生涯以来至今最刻骨铭心的一次荡气回肠的震撼心灵的演出。整个演出只持续了十几分钟,当我们的节目一完,首长和战士们一同端起大土碗,将碗里的酒一干而尽。此时此刻,已没有了任何语言来形容当时的悲壮场面!这,就是生 离 死 别!我们可爱的战士,你明天将会在哪儿?
还有一次难忘的经历,那是01年11月文化列车到达洲地区的宣汉县演出,当时因为天气的原因,不能在露天演,就定在剧场演出(文化列车99%都是在露天演出,一场演出可以让好几千人同时观看)。记得那天晚饭后,匆忙的化好妆,就和其他的同事前往剧场,当走到离剧场不远时,发现那里已经围满了人,而且拥挤不不堪。加上剧场临街的街道较窄,不一会儿,人就越来越多,挤满了整个街道。我们几个演员在拥挤的人群里艰难的前行,当快挤到剧场门口时,这里的人已经是躁动的前拥后推了。这时,我们已经没有了走动的自由,唯一的办法就是相互拉着手,不要挤散,可是哪行啊,我们已经顾不得脸上的彩妆早已被挤花,顾不了形象啦,站稳要紧。当时的感觉就是快出不了气儿了,这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被挤的感觉快要窒息了,拼命的哭着喊叫,那简直就是在呼救。可能要问为甚么没有警察,因为警力有限,已经维持不过来了。我稍好一点点,紧跟在当地的一位工作人员的后面,他在前面开路,才有了一丝丝不被挤倒的“空间”,我同时尽力拉住这位快要倒下的朋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挤进了剧场。可是,人已经疲惫不堪了,而且还没有从惊恐中缓过气来。大概十几分种后,看着人越来越多,场面已不可控制,这才临时宣布,取消当晚演出。
回到住处,还在继续回想着当时的恐怖场面,大有劫后余生之感。
第二天,从其他县补充了很多警员过来,又决定在离宣汉县几公里的一个学校操场演出,虽然场地还是小,但首先是安全的。这样,我们的队伍才在下着小雨的上午顺利的完成了演出任务。
从这个例子也反映出咱们的老百姓是多么的需要精神食量啊!
这也是至今为止,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演出历险记。
还有一些演出经历,以后会慢慢“跳”出来的。
今天能成功的上网,是可爱的儿子把电脑的病给“治”好了,谢谢儿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