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2021-01-11 15:57:11)
分类: 静水深流波不起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从朝天门码头往东水门大桥走,无意之间瞥见江边有“湖广会馆”的招牌,在路标的引导下,十几分钟之后,我信步来到东水门和旧城墙遗址。
   这座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城门,距今约有600多年历史。据说,过去的重庆一共有九开八闭十九座城门,但如今只剩下这个东水门和七星岗的通远门。顾名思义,东水门是水路,通往长江的;而通远门是旱路,出城可通到成都的驿道。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在攀爬上下很多台阶后,终于到达这个承载着历史变迁的文化景点。因为不是旺季,加之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来参观游览的人并不多。难得在这个熙熙攘攘的闹市,有这样一处静谧的所在。
    资料显示,这个湖广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道光二十六年(1846)扩建。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包括湖广会馆(又名三楚公所)、广东公所、齐安公所(又名黄州会馆)以及江西会馆、江南会馆部分遗迹。重庆的湖广会馆是这里的两湖(湖南、湖北两省)人士修建的会馆。在清初,湖南湖北是一个省,著名的林则徐就曾任过湖广总督。

   明清时期,由于长江独特的交通优势和地理条件,这里八省通衢、商贾云集。湖广会馆是清代重庆作为繁华商皋的历史见证,也是清代前期到民国初年重庆的移民文化、商业文化和建筑文化的重要标志。

   重庆这里的湖广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这里的建筑、布局以及蕴含的文化,确实让人感叹。

  2000年,重庆湖广会馆被列为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逢年过节,湖广会馆内,热闹异常,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游人竞相观看在馆内庙会上举办的具有悠久中华文化特色的艺术表演。

   进得会馆后,首先走进移民博物馆,了解曾经著名的移民浪潮——“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

  “湖广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

  “湖广填四川”实施政策的背景,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戮。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湖广会馆因为祭奉大禹,所以又被称为“禹王宫”。这处建筑建于康熙年间,是会馆最大的建筑群。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重庆之行五:去湖广会馆寻闹市中的静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