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她和他,本是不相干的陌生人。她总是很难描述他们之间的缘分,也许就如他所说,冥冥中自有注定吧。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始迷上网络。喜欢上一些校内的BBS,也因此结识了不少人,在校园里游荡时,就有了很多打招呼的时候,一些不太熟识的脸。也就在那个时候,她第一次见到了他。
那个论坛上的人组织了一次球赛。一定要去当拉拉队噢,他们对她热情的招呼。第二天还有课,她犹豫了一下答应了,就看一会,去打个招呼就走,她想。
好多不认识的面孔。就在那人群之中她注意到了一个他,说不上来为什么,也许是太阳底下他额头上细密闪耀的汗珠,也许是他挺直好看的鼻梁,也许是他微笑的时候嘴角扬起的弧度,还有给她印象最深的,他好亮好亮的眼睛。
快上课了,她和相识的人打招呼。
“这么快就要走?”寻着声音看去,却是他。
“嗯,马上就上课了。”
“呵呵,告诉我你的老师是谁,我给你请假。”他打趣。
“人家和你不是一个系的,你去请假老师才不会买你的帐呢,”另一个拍上他的肩,“系学生会主席,你要是校学生会的就好啦。”
于是她知道了他是某个学院的学生会主席。
她和他仍旧不认识。也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只是一个照面。
花样年华,光华流转,大学的日子很快的过去。学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在以后的一年里,她再也没有见过他。那个早上的匆匆一瞥,在她的记忆里也渐渐,模糊成一张不甚清晰的脸。
就在她已经淡忘的时候,却又重遇他。说是重遇,其实她不认为他还认得她的。那天自习室无意中抬头,好亮好亮的眼睛,她张了张口,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连名字都不知道。她叹口气,那亮亮的眼睛也转向别处了,她想,他终究还是不认得。
说也奇怪,那天以后她在路上偶遇他的次数却多了起来。她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但慢慢的,每次不经意的遇见,他们之间总似有一段若远若近的空白,欲言又止的凝望。有时她很想说声嗨,最后还是忍住了,一次又一次擦肩。
(二)
人与人之间的感觉,真的非常微妙。
她想起金城武的独白,
“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肩而过,而你或者对他们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他会成为你的朋友,或者知己。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王家卫的电影始终拍的唯美。电影里的人物包围在他幻觉的特质里。这是她喜欢的感觉。但是那样的爱情幻觉,真的存在吗?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波澜不惊。
后来SARS来了,学校停课了。她开始喜欢晚上在学校里闲逛。身边总有一个包,或大或小,但最重要的却是贴身的电话,她是无时无刻都喜欢把手机带在身边的人,生怕有人一个电话打过来会找不到她。
那天,已经是7月了,对她而言只是寻常的炎夏,对很多大四即将要毕业的人来说却是分分秒秒都要珍惜的时光。和她过去两年的7月一样,那天晚上微风拂面,什么预兆都没有,她都不知道这一天他们会真的相识。
空荡荡的操场,她的手机骤响。冰蓝色的屏幕上显示的却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她没有接陌生电话的习惯,那一刻,却不由自主按了接听键。事后想起她还是有些困惑,人其实总会在无意识中做一些影响终生的事,当时却只道是寻常。
“你是××吗?”好听的男中音,在她听来却是遥远而又接近,好奇怪的感觉。
“我是啊。”仍旧是疑惑。这个声音她认识吗?“你是?”
“呵呵,你先别管我是谁,现在我们在富兴吃消夜,××和××都在,”那头报上两个她很熟悉的名字,“你过来吗?”
等到她犹犹豫豫的走到那里,被眼前的一切吓了一跳。一大桌子人,男生女生,有好些都是她很久没见的面孔。其中,还有他。
“刚才是谁打的电话啊?”她忍不住问。
“是我。”出乎意料的,她看到他嘴角上扬着好看的弧度。坐立不安的看一群男生喝得东倒西歪,好容易捱到了12点。她起身告辞。回到寝室还在恍惚,要不是手机铃声适时的想起,她几乎要以为刚才的一切是梦境。
是刚才那个电话号码。
“你能出来吗,现在。”
“可我才刚回来没多久啊。”她又开始恍惚。
“你知道我是谁吗。”
“……知道,”她忍不住问,“可是你现在是不是喝醉了?”
不理会她的疑问,“你知道吗,我以前就见过你。”他的声音很好听,“你有没有听到?”
“我知道……我也见过你。”
“上自习的时候你也见过我,对吗?”
……
她知道他喝醉了。絮絮叨叨直到她肯定的告诉他,现在不可能出去。“已经关门了,都一点了,快回去吧。”
躺在床上,她一夜无眠。
奇怪的一天。她在日记上写下这么一句话。
也许一切都只是一个意外。各个细枝末节都充满了意外。 不知道下一秒将会怎样。明天,又是一个怎样的天气呢?
(三)
如果没有种种偶然,也就无所谓故事。如果时间就此停住,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后来。
似乎每个人的过去都是由一些偶然存在的事物组合起来的,当初连绵不绝的感情曲线,被时光的舞步所乱,如今仍然刻骨铭心的,可能只是暖壶里不断冒出来的热气,或者是那年夏天空气里特别潮湿的温度。
第二天起床,她开机收到一跳短信。“对不起,昨晚喝多了,唐突了你,希望你别放在心上。”
她默默的按下了删除键。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季节,SARS带来了很多人心惶惶,不是SARS带来的,是大四毕业在即的离别味道。校园里的空气是浮躁的,到处是分手的恋人,爱情有时候很脆弱,经过了时间,却敌不过距离。
她还没到毕业的时候,也无法体会校园情侣分离的伤感,也很难想象离校的学子们从此游走四方,但每当想到那天晚上喝得烂醉的人们,心里就泛起一种隐隐的疼痛。
有好一段时间,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而实际上,也的确是没什么可以去发生。
只是有时会想到那双亮亮的眼睛。但是那个曾经让她有了一丝悸动的男子,他在她触不可及的空间,而她也不习惯,做独角的表演。她早已学会了一个人简单的行走,简单的思考,简单的学会遗忘,然后带着变得简单的心情生活。
她还是习惯上网,习惯去一些BBS,看大家灌水盖楼,却不怎么发言,就这么看着看着,不动声色。但是开始留意一个名字,每当看到那个图标亮起,她就会觉得安心。仿佛一夜的等待,都有了存在的价值。虚幻的网络里,从此多了一份牵挂。
有一天她心血来潮开始灌水,和那群醉倒过的师兄们狂聊,她说他们都是他珍视的人,她会永远记得他们。她深知大学里的毕业意味着一些人从此再也不会有机会想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连擦肩的机会恐怕也是微乎其微了。
刷新的时候收到一跳短消息,看到那个熟悉的ID,她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很简单的一句话“你说的人,也包括我么?”
“当然。”她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回了消息。
然后是长长的沉默。
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有灌水还在继续。生活还在继续。轻描淡写的时光,像在一个昏暗的梦里,梦里的时间总觉得长的,其实不过一刹那,却以为天长地久。
(四)
有了希望所以等待永远是最美的,这比拥有和失去都来得激动,没有什么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人,却往往败在了生命中那能够承受之轻上,人们失去的东西,往往就在身后,只是谁都吝啬于转过头看,有时候费尽心机自以为得到了的东西,再伸开掌心其实空空如也。
有一天和朋友一起在校园里游荡,说笑的时候太投入,路过的好多人都视而不见。在经过富兴的时候却停住了,她好像看见了一张陌生又熟悉的脸,许是一个眼神,那一瞬间,时间和人流突然停止。她清楚的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转过身去却已经不见踪影。嘀嘀的声音,低头看,短消息是那个温习过好多回的名字,“在和BF逛吧?我刚才好像看见你了。”
“不是,你没看见旁边还有一个女生吗,他俩才是一对,我是电灯泡,呵呵。”她急急的解释,虽然明知道没什么,但她潜意识里就是不愿意他误会。
晚上上网,那个图标亮着,她知道他在。第一次,她有冲动给他发消息。很快的回了,他问她在网上常干些什么。她发了一会呆。告诉他她喜欢写东西,写给自己看,也写给看得懂的人们看。“现在还迷上了灌水。:P”
一来一往。他们的对话很愉快,寥寥数语,简单的对白。她已经很满足。距离产生浪漫的美。她和他一样都是天平座。星座书上说,天平座的人都有着幻想的特质,也最害怕孤单。
所以她笔下的女子,都充满了不安全感。她经常写一些很寂寞的文字。那些文字的深处,或多或少都有着她自己的影子。而事实上,在现实中,她的笑容仍旧温暖,眼神也依然清澈。
有一天,她习惯性的打开论坛,在密密麻麻的ID群里,找到他。却发现他在看文章,好久以前的一篇文章。她有点意外,在印象中,他应该是很少看这类文章的人。一遍又一遍,她不厌其烦的刷新。每一次的刷新,都会看到他还在她的文章里逗留,几乎把所有她在里面的帖子都翻了一遍。
她也随着一遍一遍的刷新,心潮跟着起起落落,她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又会不会看懂些什么。
她没有告诉他她的这些心情,也装作没看到他的翻阅。只是淡淡的和他有一搭没一搭的瞎聊。比如喝酒伤身之类。
她知道大四的人到了这个时候,都会有离愁别绪,男生也更喜欢喝酒。一个人独酌,或者三五成群。她记得他们的相识,她归结于毕业酒精的作用力。她还记得他给她发过的一条短信,“你说酒精究竟代表什么?”
她当时的回答是,“酒精什么都代表不了,只代表你在买醉。”
“就代表这些吗。”
“那你说,还代表了什么呢。”
等待了好久,那头终于回了消息。“酒精……不代表什么,就代表酒精。”
那是多奇怪的对话。她想。她是个很喜欢给自己编故事的孩子。也深深明白,那样的海市蜃楼,只要远远欣赏就好,不要拼命靠近更不要心存幻想,有时候,遥遥的观望,也是一种幸福。
枕芯是软软的温暖,她所有的表露不过在低眉垂首间暗香浮动,有很舒服的感觉。她知道这次,绝对不会失眠。前一晚刚下了雨,空气里似乎还弥漫着潮湿的味道。她贪婪地呼吸着,久违了。第一次,她不想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还好,现在的温度很好,心情,也很好。
(五)
关于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有人说,是我站在你面前,却不知道我爱你。也有人说,是前一秒和后一秒那永不可能相聚的悲哀。这样也好,后一秒会永远记得前一秒的好。
她开始对毕业、离别之类的词很敏感。其实在她的生命里,路过不少漂亮的男生,但从没有在生命中留下痕迹,就像沙滩上走过的脚印,潮水冲刷后就一干二净。
但是这一次。这一次她突然想让时间停住。
有时候她会收到他的短信,都是很简单的“在做什么?”之类,很短的话语,一条一条堆积起来,她也没有删掉,她对自己说,你现在怎么变得这么懒了?
也有哭笑不得的时候。她告诉他她有失眠的毛病,到了半夜一两点,还是睡不着。他回了一句“那我拍拍你,唱个摇篮曲。:)”
他总说,在他的眼里,她是一个小孩子。不理会她的抗议,他自作聪明的叫她“小P孩”。若是在以前,她会很乐意做一个孩子。孩子会有人宠爱有人疼,孩子没有烦恼。可是为什么,在他叫她孩子的时候,她会在笑意嫣然中感到一丝苦涩。
年少的缄默,她是习惯了等待的女子,很多的感受,她相信不是语言可以表达。盛藏的心事,她问自己,如果说相逢相识都是无心,那么她是不是太过在意了?
可是他说,明天可以请你吃饭吗,明天,明天……她感到心头狂跳。
第一次这么近的看他的脸,他的眉眼。那双明亮的眸子就这样近在眼前。她却忽然无法言语。线对线的交流是那么自然,面对面近在咫尺的交流,还是第一次。她纳闷,难道说她学会了手指的敲打,却忘记了语言的表达。
他点菜,居然连续说了三个菜名侍应生都说没有。她忍不住笑,你运气怎么这么背?
这才感到气氛轻松了些。
等了好半天。“我饿了。”异口同声说了这一句,大笑。她说我好能吃的,要是等会吃得没有形象,你不要见怪噢。他眨眨眼,没事,这样挺好,说话的时候好似有阳光倾泻,太阳,很美好。
饭局很愉快。她没有问他为什么请她吃饭。只是在说再见的时候,她想,现在还能说再见的,那么以后呢。要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呀。
(六)
爱原来就为的是相聚
为的是不再分离
若有一种爱是永不能相见
永不能启口
永不能再想起
就好像永不能燃起的火种
孤独地/凝望着黑暗的天空。
——席慕容
时间是那样无情的流逝。似乎所有的人都在倒计时,大一的再作军训的倒计时,大二大三的在作放假的倒计时,大四的,更是分分秒秒数得心痛。她也在倒计时,她的倒计时是什么时候回家。早早考完了试,父母也催了好久,她也不知道自己那份坚持从何而来。他说过,她就是一个乖孩子。可是她想,她就是蒸发了,他看得到吗,他又想得起么?
听说大四的要卖书。旧货市场上,烈日炎炎。她也去了,当然,心里面清楚买书不过是个借口。
招呼都异常热情。她有好多大四的好朋友,等到要回去的时候已经抱了一堆。不出意料的找到了他。看他大声的吆喝,她觉得很好玩。但是不是一个系的,在他的地方她什么也没找到。
心里有隐隐的遗憾。竟然,什么都没有留下。她的脚步走远。身后是谁的眼睛,会不会记得一个背影。她的心,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单。
最初的相识,只因网络太小,于是认识一些人,然后预想与这些人发生些什么,她喜欢以文字为中心,明白很多故事,终究是故事,无法在现实中真实的上演。
在这寻他踪迹的路上,她其实很清楚所谓的故事没有未来,但还是很清新被缠绕进去,在虚拟与真实之间的夹缝里,走得一点儿也不局促。有些事,错过一次,就不会再有相同,就好象天上的云,仅仅只是相似。
他问过她,你了解我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无力的,她回答的时候鼻子很酸,心里很疼。那样电光火石的相遇,在现实面前是多么的苍白。在倾诉的瞬间,她看到彼此的灵魂冷漠而疏离地观望着,然而又似有那么一刹那,它们那么接近。
她最终还是选择在他毕业离校之前回家。车站里人潮涌动,她在那一刻真切的觉得,原来,悲伤和寂寞一样,真的和身旁包围的喧嚣无关。
有些人只是遇见,匆匆的行程里眼光的一次对视。不需言语,忽略情节。有些人会在心上驻留一些时间,带给彼此温暖。那是最美的一种际遇,留待余生去不断重复地去想起。
那天晚上他问她,有没有听过郑伊健的一首歌,《我愿你知道》,他说他现在只听这一首歌。于是她也放,音响里反反复复,是粤语,她庆幸自己听得懂:
曾一起风中上路
信可并肩改变命途
问为什麼终改不了命数
命运是否真的须要绝对这麼做
真友好难复配合脚步
从今起孤单上路要找那方不看地图
现在什麼都不想有回报
命运若果真想逼我
骂我太骄傲痛哭高呼如何做到最好
眼泪向著冷风扫挥酒满我路途
但你知不知今天狂哭我继续醉倒
我愿你知道风请替我代努心却直告
尽管我渴望你亦听未到
望天空星星殒落
算不算得一个讯号
问为什麼不早些去预告
命运若果真想逼我
骂我太骄傲痛哭高呼如何做到最好
眼泪向著冷风扫挥酒满我路途
但你知不知今天狂哭我继续醉倒
我愿你知道风请替我代努心却直告
尽管我渴望你亦听未到
……
泪就那么的流了下来,哪怕她用手去阻挡,它仍旧坚持着那份肆意。
终于明白,谁也逃不过命运的掌纹。虽说事在人为。是的,他们都懂。可是所能为的,又有多少呢。
他们会有各自的情感世界,谁都不是对方人生故事的主角。旅程中遭遇的陌生人,将来还会有更多的遭遇。他不是度她的佛,当所有的遇见慢慢沉落。也许曾经有一刻,他们彼此慰藉,今后,仍将各自曲折。
——仅以此文纪念人世间擦肩而过的缘分。
(大学某年旧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