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曼蒂克消亡史# 说几个我看到的细节

(2016-12-21 12:44:19)
标签:

杂谈

​#罗曼蒂克消亡史# 说几个我看到的细节 ,说错了勿怪 【有剧透 】

。。。

。。

1  开头的那个“北方来的客人”,原著里说了,是“来自北方的一股新势力”“手段很残暴”,电影里葛优也说了,“这些人没有正常人的情感”“就是想要上海乱”,我个人更倾向猜测这股势力是有日军的影子。因为1931年东北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淞沪会战是1937年开始的,国民党当时没有正式宣战,但是却打得非常激烈。 【国民党正式宣战是在1941年 】,三年前葛优和戴先生说送章子怡去“北方”,指的是苏北,那时候还没打到那里,所以开头那个北方来的客人,原著里说吃不惯上海点心,更有可能是来自中国北方。


2 吴小姐跟了戴先生应该是在小六 【章子怡 】走了之后不久,其实吴小姐在章子怡出场时候提到过,她原来就是那部电影的主角,后来是葛优出面让她退出,让给了章子怡。我感觉戴先生对女人应该不错 【仅限于电影,不指原型 】,他追求章子怡是离了婚再娶她,后来也没有杀她,之后对待吴小姐也还不错,战争爆发之后带去了重庆。


3  戴先生是处理人心这方面是高手,他当初不杀章子怡,有可能是章子怡当时艳绝人寰,是每个男人心目中的女神 【但是同样对待女神,葛优和浅野忠信完全不一样 】也许也看得出葛优对章子怡有一份情愫在里面,杀了未免留下某些芥蒂。他想占有吴小姐,也是让她看清自己老公的无能和无情 【当然也用了自己势力 】,让吴小姐彻底死心,然后才跟了他。


4  钟欣桐 【小五 】和杜淳在车站那一幕,有些人猜测他们有一腿,我也有点感觉。但是钟欣桐对葛优是真爱,之前说过“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就是一个FLAG。但是感觉陆先生对于她来说,是有某种恩义在里面的,她应该是他的姨太太或者是相好,所以家庭地位不算特别高,杜淳说“你来干什么”的时候有点急促和着急,如果是地位比较高应该是求她快走。他们之间的微妙互动,我更倾向于,他们都是留在上海的陆先生的人,平时照应和照顾可能是有特别的交情在里面 【不一定是爱情 】,但是陆先生对于钟欣桐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是她的信仰。所以出轨可能性不大。


5 车站被暗杀的那个,我怀疑是之前那三个黑道大哥 【葛优,戴先生和另外一个 】的其中一个,就是开口问日本人股份多少的那个人,但是我脸盲,所以认不出来。 【你们知道我看这部电影脸盲多痛苦吗,甚至一开始还以为霍思燕是章子怡!因为演员表有,小六还没出场 】,这里镜头太快,我不确定,说错勿怪。还有一个镜头是日本人 【戴眼镜那个 】和人成立了大东亚银行,那个人应该就是之前那个问股份的。


6  童子鸡和妓女 【霍思燕 】的戏份戛然而止,很多朋友觉得没有交代,我估计应该是被剪掉了。童子鸡对于烘托整个片子的背景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人表面忠厚,生性凉薄,前一秒害羞聊天,后一秒杀了那个北方客人,前一秒还说要回去找对象结婚,后一秒就爱上妓女了 【我本来以为他是感恩,结果说是迷恋那种肉体关系 】之后应该是黑化了。看原著说他最后抛弃了女人,我猜测被剪掉的那部分,应该是投敌当汉奸了,因为那个时候妓女说”外面都在打仗,能有什么好工作“ 【我没看原著小说,猜测的,说错勿怪 】


7 浅野忠信没杀葛优是考虑自己的两个儿子,并非顾念情分,这个是另一个日本人说出来的。


8 葛大爷在寿司店走人的那一幕气场全开啊!!!我简直被震撼了!!


9 小六 【章子怡 】当了性奴之后,有人说她对浅野有爱意。我觉得恐惧并且被囚禁丧失正常人情感的可能性更多。她之前没杀浅野,大概也是因为被吓到,而且一个十三点花痴要真的杀人还是需要勇气的。有朋友说她后来不说话可能是被毒哑了,她在车上被强暴之后就没发出过声音了,精神方面应该是出现异常了。


10  不清楚在地下室关了多久才让她出来的,但是足以把一个正常人逼疯。小六女上位和浅野忠信女上位啪啪啪的时候,有人想到色戒,其实我也想到了。但是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梁朝伟和汤唯女下男上啪啪的时候,双方还算是人,又是流汗又是拥抱的,在这里小六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自我封闭感情,不然她肯定早疯掉 【请参考被拐卖到大山的女人的遭遇,现实中更多可能是她在地下室被关了不久之后蓬头垢面就疯了,然后被日本人杀了 】


11 葛优去找章子怡的时候,门口叫做”战后收容所“。应该是当了慰安妇了,不太可能是妓女。上海 那时候被日军占领,慰安妇可能性更大。而且小六一直在浅野 【渡部 】的控制之下,如果她去当了慰安妇,有可能是浅野要去上战场,觉得麻烦,直接把她废物利用扔到了慰安妇所,算是贡献国家 。


12 浅野对章子怡有爱吗?我不知道,之前野外没杀她估计是一种占有欲吧,后来掐脖子没杀她,估计也是有一瞬间心软,但是并不能改变小六 去当了慰安妇的前途。对比戴先生,只能说,一种叫人,一种叫畜生。我是不会为畜生的一瞬间善念所感动的。浅野对自己儿子那种才算叫爱。章子怡,还有他自己的上海太太 ,还有葛优,都不过是工具而已。葛优说过”他们没有正常人的情感”,所以也不必用正常人的心理理解他。


13 章子怡对浅野有爱吗?要看怎么看了,被关到地下室的时候,她的自我已经粉碎了。如果这种也算爱,那待宰的羔羊对一直延迟没有宰杀自己的屠夫,还投喂,也许也有片刻的感恩吧,只是这也不是人类的感情了,所以也不必用人类的感情去评判她是否有”爱“ 【反正我认为这是电影里非常凄惨的剧情 】


14 有人说葛优杀了自己侄儿太残忍,”毕竟孩子是无辜的“。我朋友有一句话我觉得足以说明一切”全剧就没打算洗白过陆先生啊!他就是个大流氓啊!” 如果按这个逻辑,也不该杀渡部,因为“不杀战俘是国际惯例啊!怎么可以这么残忍” 但是不得不说,这是我看得最爽的一幕。


15 葛优是个温柔的男人,他对章子怡始终是温柔的,最后让她亲手杀了渡部也是为了找回她作为人的尊严,否则这个人估计往后几十年都会反复出现在她的噩梦里。 【当然噩梦是不可能摆脱的了 】


16 章子怡杀了渡部留下的眼泪,有人说是爱情见证。有人说禁室培欲培养出感情了,我只能说,色情片和战争有太大的区别,这部片子不是色情片,被人虐待被人囚禁被人拿去当性奴,如果能产生“爱”,大概也是自我催眠为了避免精神上受到更大的伤害的一种方式。还是葛优那句话“他们没有正常人的情感”,就不要用正常人理解的情感来评价片子了。 【看见某影评说禁室培欲我几乎是想骂人的,但是我忍住了 】  【难听的话我就不说了,每个人观影都是受自己知识背景和个人境界的束缚的,就不要要求人人都有一样的感受吧 】


17  葛优的妹妹  【原谅我脸盲认识的演员少,演员名字不知道 】死的时候姿势有点怪,虽然没有全身,但是手是伸到头上,似乎是一个捆绑的姿势,并且睁着眼睛死去的。渡部出门前和她有欢爱。我推测她也许是死于渡部之手 【原因是陆家人死的方式都是被一招毙命,不太可能将她捆绑起来再杀,也有可能是渡部出门前和她求欢时候顺便杀了她,但是我好像又记得渡部出门抱了孩子的时候她也跟出去了 】 【也有可能是拷问两个孩子的下落,因为过来杀人的不见得是日本人,也有可能是那个背叛者 】她的眼神很复杂 【我猜想渡部应该对她说过出事要把孩子放到哪里 】  但是出门前渡部抱着两个孩子,她好像也跟着出门看了一下 【我不太记得了 ,好像眼神很担忧】有人说”这个日本人太没良心了,这个女的为他生了儿子,而且葛优的儿子天天和他见面,他都要杀“——都说了不要用正常人的思维去考虑这些人,葛优不是说了吗“这些人没有正常人的情感”。


18  有人说到他在寿司店做两份饭,有一份是给被囚禁的性奴小六吃的,也有人说是给过来吃饭的日本人 【戴眼镜那个 】吃的,我认为按时间线,给小六吃的可能性更大。



19  黑猫的情节,就是渡部人格分裂的表现。他对动物的体贴纵容,一点都不影响他做的禽兽不如的事情呀。有人批评导演说,对日本人的理解,也只能通过这种粗浅的方式。我认为导演不需要站在日本人角度理解日本人,就像血战钢锯岭,对于正常人来说,这些战争机器都是鬼。人类只需要通过自己的视野理解鬼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完全去诠释鬼的一切?渡部也不是正常状态下的日本人,甚至说,那些日本战争机器根本不能算是人,他们的人格早就支离破碎了。


20 葛优从袁泉说”我不喜欢吃重庆菜“那一点像到他的妹夫,这一点其实和之前很多地方呼应,他反对葛优说日本人是他老乡,说自己说上海话,娶了上海女人,还会打麻将,就是上海人,但是却开着寿司店。这句话是很精彩的台词,很多人看出来了。这里也说明渡部人格是分裂的,他对猫咪很耐心,对人却很残忍。战争背景下,人性被抹杀,人格出现分裂,自我支离破碎——但是葛优的自我始终是完整的,他手段狠辣,恩怨分明,还是我朋友说的“就没打算洗白过”


21 有人说渡部送章子怡离开看到的军车是日本车,所以觉得自己军队来了,就开始动小心思了。电影里很明显照出车牌是国民党的军队。三年前,淞沪会战还没开始,这些军队的调遣也说明虽然国民党当时没有正式宣战,但是上海局势已经很紧张了。


22 有人怀疑袁泉最后是跟了陆先生。因为他们最后说的话比较暧昧,但是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最大可能是陆先生代替戴先生照顾她。葛优一开始就说 过“我要照顾的人太多,我没那个命”


23 葛优应该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儿子很可能被杀,但是儿子出门的时候,他就是问了一句,连“多加小心”都没说。狠决绝的角色,也许他认为儿子在无知中死去,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但是也有可能是他没料到另外一个同伙的叛变 【我脸盲,记不住人,就是之前问日本人要股份的那个,可能就是车站里的‘二哥’,演员太多了 】



24 杜淳和闫妮应该是之前就认识的,彼此戏份应该不少。我没看过小说原著,所以不确定。


25 闫妮的角色就是“陆家大门守护人”,从她引荐杜淳,手里紧紧拿着钥匙,到被杀的时候,放心拿着钥匙的样子,都知道这个人是个忠心耿耿的家仆。


26 开头就被嘲笑的故事里的小张后来也出现过,他被绑着还冒死出来警示闫妮,最后被杀,其实也算是有点胆色 【也是知道自己必死要拼个鱼死网破 】。那天早上说粥咸了,估计是一个预警,我怀疑陆家的食物都是闫妮要先吃过才送上去的。


27有人猜疑闫妮可能是有国民党军方背景,我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大。她应该是陆家的家仆,而且应该是有世交的那种。她没有受过军事方面训练,但是人情世故非常老练,一看就是大户人家打点一切的管家。


28 杜淳好帅。我甚至以为最后带章子怡和渡部两个儿子去战俘营的人是他,但是又有人说原著他是帮杜先生挡枪了的。脸盲的人看得最痛苦就是这类事。


29 杜淳在车站射杀二哥的时候,是算好在楼梯上动手的 【因为枪在拖地的那个人的桶里 】,但是钟欣桐先动了手。晚上那通电话应该是葛优要她协助杜淳,但是是不是叫她先动手我就不知道了。我估计是,因为她这种个性,如果葛优不说,她不会自作主张。葛优要舍弃她保全对他更重要的杜淳。是的 葛优这个角色“从来就没打算洗白过”。


30 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侄子啊!——你们不知道那个时代下,孩子代表的是父系那边的血统吗?而且渡部杀了他全家,他儿子,他妹妹,他那么多手下弟兄,他的姨太太 【这笔账都要算他头上 】,杀了日本人的血脉算什么呢?把那个小的放走已经算是他的仁慈了,再狠决绝一点,可以把渡部和那个小儿子一起杀掉,先杀了小儿子,让渡部气疯了再杀渡部,这才是他本来的作风,放了一个小的,已经算是对得起自己侄子了“这个角色本来就没打算洗白过!”——如果是渡部说“我太了解你们了”,还纠结仁义道德,要讲文明讲礼仪,陆先生活不到最后的。


31 “侄子啊,就算你报答舅舅当年的救命之恩吧,死吧!“


32 我看过一句影评说得最好就是”这部片子都是演员,没有大明星“。这是一部极具个人风格的片子,有王家卫和昆汀的影子在里面,但是依然是导演个性突出的作品,虽然讲述方式穿插各种倒叙插叙,依然……依然不觉得它很难看懂啊!比起很多文艺片它浅显很多了好么!


33  我相信没什么片子是”喜欢它就有品位“”不喜欢它就没品位“的,但是我依然感激年末能遇见这样一部片子,让我看到很多为角色存在的演员,而不是为了明星而存在的剧情。


以上个人看法,只看了一遍,所以很多细节可能还没看完,有些地方说得也可能有出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