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访书法家张善军

2018年3月12晚21:00,和蓝盾月刊社社长 主编陈文彩兄在高辉老弟带领下,拜会青年书法家张善军。
张善军,1971年出生,八岁习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中心创作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多所学院客座教授。先后得书坛名宿孙其峰、宁书纶、赵伯光、王家新等诸先生耳提面命。张善军是一个取法传统而不固步自封、充满活力的青年才俊,也是一位把心灵浸淫在文化艺术里的虔诚书家,专注于研究名家法帖,终以意韵为追求之主导,典雅之气油然而出。2012年11月央视纪录东方播出其专题纪录片《书韵文思现慧根——青年书法家张善军》。有小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被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并被天津大悲禅院收藏。楷书《四朝咏钓鱼台诗》及多部作品被钓鱼台国宾馆收藏,并有《张善军书法作品集》行世。2015年11月28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中心主办的“张善军书法作品展”在首都中国书法展览馆举行;2016年3月“张善军书法作品展”在天津大学郑东图书馆举办。近期受聘为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名家临碑帖”讲师。
张善军参悟六书八法,尤其擅长楷书、行书,于力道中见秀美,于率真中见文思。其柔韧有力的笔触,悬而稳健的笔锋,透过柔软的宣纸让我们一行深感厚重。
诗人罗广才收藏张善军书法作品一幅。
释文:晓听玉漏传宫箭,唤向瑶台种碧桃。剑履星辰天阙近,衣冠霄汉月轮高。
这是一幅自作七言绝句立轴。作者以巧妙的诗词给人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玉漏,是指古代计时漏壶;瑶台,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这里寄托美好之地。通过借助古代“玉漏”与“唤向”,一听一唤之间,点出了诗人心中对时光的留恋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此诗后两句作者借景抒情,“天阙”与“月轮”,一近一高,星辰在云霄和天河之间穿梭,这里寄托着心向远方,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作品以行楷创作,有唐代大书法家李北海之意趣,又有赵孟頫、欧阳询之神采,用笔精到爽利又少有偃笔,圆转自如,沉着痛快,收放自然,给予观者一种平淡天真的意趣。
阅读 1213
前一篇:游古柏度飞黄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