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乡的旅行--雷州三元塔与客路小镇。

标签:
旅游雷州三元塔客路 |
分类: 蝗虫足迹 |

由于护照签满了,需要回家换新本,国庆后抽空回了趟老家。湛江雷州,我的家乡。一个哺育我成长的地方,再贫穷再落后我都不曾舍弃的地方,这次回家,感觉老家与父辈们都一同老去。而正是这种味道,像是家乡的米酒,透出醇醇的香。
坐了一天的车,从广州到湛江,500公里,期间假装思考了一会人生,几个月的忙碌,终于可以喘喘气了,也许,我已经习惯了忙碌,忙碌时根本没时间去思考其他无关的问题,生活就是生活。工作就是生活。


由于手续的问题,我被迫回到镇上盖一个莫名其妙的章,我的镇叫客路镇,小时候很喜欢来逛街,经常骑一个小时的单车和小伙伴来镇上看电影,租书,买邮票,逛街。而这一次,有点不情愿,为了一个破章,真想不清楚这么高科技的年代,看来中国梦还挺远。原来以为很容易的一个章,说了十几次一年都没有说过的两个字:“同志”,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弄好。反正错过了上午的办事时间,就在街上逛逛。就两条街,以前觉得挺大,现在转一圈就没了。一路走到车站,平时熟悉的事情,现在却成为难得的风情。


简单的工具,连剃头的人也老了。现在年轻人都去了发廊,而这些人的生活也寥寥无几。

路过一家农药店。或买东西,或闲聊,或无聊。

烧猪肉,看起来很美味,但没时间吃了。老板娘看见我拿着单反拍照,像看到一个怪物一样,以为我是记者,或者是什么神秘人物。我用家乡话和她说我只是拍张照,她赶紧走开。众人都用怪怪的眼神看着我,弄得我好尴尬。


家乡人喜欢抽水烟筒,这些就是烟丝。放在水烟筒点着,咕噜咕噜地抽。一种很独特的抽烟方式,一包烟丝几块钱,可以抽上好长时间了。

镇上最大的菜市场。 一张相片,可以看出很多生活的质朴。


这个车站有点特别,白天是车站,晚上是大排档。
在这个车站,又坐上车去雷州。沿着207国道,如果一直走,没多远就可以到海口。去到雷州已经是中午,学生都放学了,我突然想去三无塔公园,就搭车去,门口的一幢老房子吸引了我的目光,斑驳的墙,废旧的蓝球场,台阶上长了草,没人清理,老房子还有几房人家,这些都是我的喜欢。


现在三元塔公园是十块钱,里面没有几个人,这个景点当地人没怎么来,外面的人也不知道,也就空有一个公园了。小时候春游来过,征文时也写过,那时我的语文很差,没有写出啊雄伟的三元塔,啊,壮阔的南渡河,啊,清秀的雷州西湖。只记得那时能出来玩都很开心,活蹦乱跳,一口气爬上最高。后来,听叔叔讲个一个笑话:有个村里的人到县城来旅游,到三元塔玩,去买票时就和售票员吵起来,说,你这里不明明就标着是三元塔嘛,怎么能收五块钱呢?不知道你笑不笑,反正这个笑话我笑了很久。

三元塔,这样看起来并不逊色给任何一座塔,五百多年的历史,古色古香,冷门的景点,难得的清静。

石狗,雷州人民的守护神,在雷州半岛,几乎每一条村都有石狗,在村口,在井旁,在祠堂。没有狮子的威武,却多了一份亲切和温顺。雷州也很爱吃狗肉,在现在人看来,这简直是无法理解,怎么能把人类最好的伙伴吃了呢?一个原因,当时这边养狗比较多,另一个原因,这里多灾多难可能太贫穷了,第三个原因就是喜欢啦。在这里我反问一句,现在人把狗当成了宝贝,却把人冷漠得不如狗。


好吧,回归正题,雷州古时是天南重地。宋朝时,众多被留放到琼州(海南岛)的官员都经过此地,留下了不少诗篇,寇准,李刚,苏轼等。八贤祠就是为了纪念他们。


陈瑸,雷州人,清康熙三十三年进士,官至福建巡抚,岭南的三大清官。与陈昌齐成雷州的二公。



爬上三元塔去看风景,俯瞰雷州全景。
三元塔是古时雷阳八景之一,塔雁题名,以前叫启秀塔,因破土动工时发现三只蛇蛋,有三元及弟之兆,这就是三元塔的由来,而非三块钱门票。


终于爬上了最高层,说实话,还有点害怕,在这里可以看得很远很远,在上面感觉晃晃的,微风吹来,舒服极了。坐下来,吃个早上还没空吃的蛋糕。很是享受。

在三元塔的木板上,写着,陈航,高亮于2013年10月5日到此。也就是前几天,看来素质还是要不断提高。


门口可爱的石狗。


上图,可以完整表达了雷州人的生活,烟筒,树荫,吊床,拖鞋,短裤,赌钱。


一种休闲玩法,我一直没学会。所以我一直成不了赌神。



经过雷州二中门口,想拍个照,保安看到我,以为我干什么了,大声责问我。哎,世界不断在变,家乡的风情依旧纯朴,不受外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