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一个人背包去崇明岛-西沙湿地的金黄芦苇海(全攻略)


标签:
旅游崇明岛西沙湿地八一路南门 |
分类: 时间.城市.人物 |
今天一觉醒来,下了一整夜的寒雨,天气阴沉。我突然很想很想去崇明岛,想去崇明岛看海,去吃蟹,还有岛上的田园风光。于是背起包,搭车就去。
去之前,在楼下的粥店喝了碗生滚鱼片粥,边看攻略,查了一下怎么去崇明岛。坐三号线到宝杨路,转九号线坐到底就是宝杨码头,买到南门的票。就到了崇明岛。
我按攻略上的方式走,坐三号线到宝杨路,一下地铁就看到宝山9号线,上车,到了宝杨码头,刚好买到12:00的船票,半小时一趟,16元一张,还是挺便宜挺方便的。
船票
宝杨码头
上船。
船开了五十分钟后到达南门码头,船在平静的海面上开着,很平稳,只是玻璃窗看不到外面,比较可惜。二楼应该可以,但我没上去。
南门港
查了一下,南门没车去东滩湿地公园,但有车去西沙湿地,于是决定去西沙湿地,看芦苇。上岸后再知道专线车取消了,要转车才行,后来就和一辆“黑车”讲价,说是黑车真不忍心,只是没经营执照类吧,五十元,30公里的路,来回80元,看他挺好的,还拿出崇明岛的地图给我看,说东滩太远了,车费比较贵,不划算,西沙还可以,于是我就上车,他和我讲一些关于崇明岛的故事,当起了我的向导。我拍照时他会减慢车速,我发微博时他会沉默。一位很憨厚的崇明岛大叔。
现在是桔子丰收季节,司机告诉我今年的桔子很惨,很多都卖不出去。四五毛钱都没人要。我想买时,但沿路都没有摆卖的。所以比较可惜。
和司机聊天中很快就到了西沙湿地。司机等我一个小时。我觉得时间比较紧,不确定能否赶回来,于是留了电话联系。
西沙湿地的地质遗迹和景观主要有“河口潮滩地貌地质遗迹”、“湿地地貌地质遗迹”及湿地植被、鸟类、底栖动物等。园内主要保存着两大类十七种典型的地质遗迹,展示着世界第一大河口冲积岛沧海桑田的地质景观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听说这里最美的是西沙日落。
下过了一场雨的西沙,仿佛一副浓墨的油彩画,除了阴霾的天,空气清新湿润,层林尽染。从翠绿到金黄到褐色的渐变。一眼看上就非常喜欢。
为候鸟守留着的一口池塘。
西沙湿地为一片滩涂。是一个生态的环境。地里有很多小螃蟹。钻成一个个小小的洞。
在西沙湿地里,有很多科普的牌子,介绍西沙的生态,物种,作用。
西沙湿地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湿地共有种子植物46种,植物优势种有芦苇、野茭白、荩草、马兰、糙叶苔草以及人工种植的旱柳、落羽杉等,水塘中主要为狐尾藻、巩草等沉水植物,边缘为芦苇、狭叶香蒲等挺水植物。
西沙滩涂湿地和植物资源地吸引了大量的鸟类,使其成为许多候鸟重要的越冬栖息地。目前记录到的鸟类有26种,其中林灌丛活动鸟类14种,湿地环境活动鸟类11种,最为常见的有大白鹭、绿头鸭、震旦雅雀等。
湿地的底栖动物高潮带主要为无齿相手蟹和红螯相手蟹,池塘中主要为梨形环棱螺、中华圆田螺与中国圆田螺。中潮带区域以谭氏泥蟹、布氏类麂眼螺为优势种。低潮带区域以河蚬为优势种,偶见齿吻沙蚕。
湿地里的观光道由木栈道建成,在芦苇从里,在水杉从里,在江边,串连成优美的景观带,自身也成了一道靓丽的景观。
科普画廊。
一场冬雨,染红了叶子。诗意了这秋冬交际的季节。
看到这曲径通幽的栈道,心很安详。想慢慢地走着这里。
这一片芦苇海,黄灿灿,满眼尽是。随风起舞,突然很热爱生命,很热爱大自然,很热爱眼前的这一切。一个人可以很精彩,很绚烂。在心中怒放。
有一对情侣在捅着螃蟹,一种乐趣,一份童真。
小跑着到了长江边,波水粼粼,阴风阵阵,汗水干了后在皮肤上的凉快。很庆幸,天没下雨,只是阴沉,冬天来临时,带着些许的凄美与坚强。
滩涂,是大地的肾。营养而滋润。
坐在这里看江水流逝,看时光荏苒。
《辛亥革命》的取景地。
这间在芦苇荡中里的小木屋,是洗手间。很安静。
又到了一个路口。
景区出入口的小茶楼,环境非常优雅。
笔直的乡间道路。
回到南门,时间尚早,忘记了还没吃中午饭,于是在八一路步行街上找吃,吃的地方并不多,有两家肯德基,但真不想吃,后来找到一家叫《来吧。小镇》吃了一碗美味的川香牛腩拉面,味道真得非常棒,也可能是我太饿了。
街上有很多人力绿包车。
看到这个场景,我突然很感动,天气阴冷,没有多少生意可做,在冰冷的街道上等着擦鞋。没有客人时就看起书。这位大姐让我很感动,不知用什么言语来形容。
崇明的校车。很有特色,为何在上海市区没有呢?
在八一路街口看见一家卖脆皮老婆饼的店排满了人,于是买了两个香芋老婆饼尝尝,温热外脆内滑。美味得可恨自己买得太少了。
在南门的汽车站,买了回上海的票,20元,申崇三线,到汶水路。一路坐着车,崇明岛的绿色生态,低矮的房子,太累了,于是睡着了,感觉过了很久很久,醒来时还是满眼的绿,这种感觉很是美好。后来车过长江大桥,过长兴岛,然后穿过一条很长很长的隧道后到了上海市区。
下次要去长兴岛,要去东滩湿地公园观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