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里的宏村----难忘安徽舌尖上的旅行(六)
标签:
旅游汪氏宏村南湖书院水墨画 |
分类: 蝗虫足迹 |
进入宏村,是在一个蓝天白云,天空晴朗的午后,早早就听说这是中国最美的乡村,而今迟迟未见,期待已久的宏村,盼望多年的徽州古村落,迷恋着粉墙黛瓦马头墙,当我踏入宏村南湖的那一瞬间,宏村美得让我惊呆了,只想对你说一声:对不起,宏村,我来晚了!
宏村,枕山,环水,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湖水,涟渏,荷叶,构成了一幅强烈视觉冲击,二话不说就呈现在你眼前,当你还没来得及做思想准备的时候就将最美的一切塞给了你。在中国最美的古村落,遇见最初的美好,黑白色的宏村,给了我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庞大的牛躯。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古朴典雅,意趣横生。“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敬修堂、东贤堂、三立堂、叙仁堂,或气度恢弘,或朴实端庄,再加上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在宏村南湖边,坐满了写生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静坐在湖边,一画就画一个下午,一画就画一两个月,在这样的湖边,能让人沉下心来,静静坐着,挥动手中的画笔,醮着色彩,从自已那个独特的角度去诠释自己理解的那个宏村,那种美。
宏村的缠绕全村的水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由600年的历史。水系是按照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牛肠”在流入村中的“牛胃”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为“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后,流入河流。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一绝。
看着这样的景色,吹着凉凉午后的风,突然没有言语,呼吸静止,宏村像头牛,而南湖是牛的肚子,除了牛肚,还有牛肠,牛胃,牛身,牛角。
几只鸭子游在湖里,游进了游人的画里。

进入村子,经过这条小道,走进宏村,徜徉在村里,任岁月荏苒,如果走到对岸,往回一看,荷池就像一把弓,而在湖中的小径就像箭,保护着这村子。
南湖书院,我们在里面寒窗苦读。看,学生都很踊跃举手。
如果你有这么漂亮的同学,还有心读书吗?哈哈。老师都好不正经了。
错落有致的徽派古民居
月沼,你也叫牛胃。美得一塌糊涂。
还有一群可爱的学生。
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是那么美。
汪氏祠堂,唐模许氏祠堂,棠樾鲍氏祠堂,呈坎罗氏祠堂,宏村汪氏,还有龙川的胡氏,一个村庄,最为明显的,可以从祠堂去了解村庄的变迁,一个祠堂,也是全村人的精神寄托。
朱熹家训。
来一张黑白色的建筑照。
承志堂,宏村的民间故宫,应有尽有。
宏村的荷花。
我们入住的是画中客栈。这客栈就像个花园,不同凡响。
田园风光。
餐厅
小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