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忍参与对“周老虎”的精神围殴
文/耘农
按惯常之理,在网络话语对“范跑跑”、韩寒乃至“周老虎”等口诛笔伐之时,我应该是有所为的,可是我保持了令我自己都为之惊讶的沉默,一直缄口不开,未置一词。眼下,当“范跑跑”真的跑远,韩寒的话题开始冷却,“周老虎”再一次被推到民意的审判台上之时,我再次选择了对此发表主流话语的放弃,因为我不忍参与对“周老虎”的精神围殴。
之所以如此,并非我有意叛逆,有意与广大义愤填膺的网友们作对。是因为,网络语境下的精神围殴,已成为一窝蜂式的趋同病态。当舆论呈一边倒之态势时,再英雄的战士,也会死于乱棍之下。何况已犯众怒的范、韩、周乎?往往在这种时候,即便他们屁股都是嘴,也无力抗争。
然而作为处在今天时代的人们,为什么不能够多些理性的反思?我以为,即便他们罪不容赦,死有余辜,也不至于对他们施以不分清红皂白的语言强暴或说语言轮奸。他们首先是人,是人都应该给予其尊严,死刑犯尚能给予其人道主义的对待,为什么不能给这三位以人道?!这样的人道是建立在法理与冷静心态上的一种行为取向试想,一个小偷偷了东西,姑且还要依法而为,假如采取墙倒众人推,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欲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的方式,那么法律能允许,恻隐之心能忍受么?
我如此言说,并非我姑息养奸,助纣为虐,只是想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具体事物须区别对待,切莫人云亦云,听风便是雨,上去就滥施拳脚。比方范跑跑,我不同意人们所谓的道德说,其实范跑跑根本就是一病人,他不是道德出了问题,而是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仅有道德说的批判,他不会心悦诚服。再譬如对韩寒的“辱没大师”说,我从一开始在心里就不认同。为什么要一个80后去违心地拥戴大师,为什么不能给人以个性多元的选择?况且我们不是老在讲与时俱进吗?早已作古的大师们就不能让后人评说,就完美无缺?韩寒只不是说了一次大实话而已,何罪之有?
就说这“周老虎”,一个大字不认识几箩且地处偏远封闭山区里的农民,他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恐怕绝非仅仅是为了那2万元的奖金那样简单。如果说他是诈骗犯,那末那些涉事的官员们又是什么?其背后深沉的原因,我想局外人并非知晓。我们倒是可以从“周老虎”事件中,剑指那些连起码道义与良知都没有,置法纪而不顾的官老爷们,由此产生置疑、分析乃至抨击,或许还是一种进步。
有道是,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其引申意义在于,就事论事的从众,不加分析的趋同,看戏不怕台高的瞎起哄,推波助澜的一边倒,无疑连看客都不如。因此,我在“周老虎”事件上一直沉默寡言,不是我无话可说,而是我不忍心参与这样的精神围殴;因为良知告诉我,不能当一个用语言暴力去施暴的精神“轮奸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