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男”:经典策划还是哗众取宠?
文/西楼
据东方卫报6月24日报道,一名叫宁楠的男子在网络上以6元的价格出售死蚊子,并宣称“卖这么贵,因为是亲手打死的。”48小时内这件商品有了20万的浏览量,并且有上万人拍下了他亲手打死的这只蚊子。红遍各大论坛之后,网友们一致评价,这是一次经典的商业策划,甚至可以载入MBA教程。宁楠也因此被网友冠以“蚊子男”的美名。
商品都有使用价值,我丝毫不怀疑这只死蚊子的使用价值,把它买回来挂在床头,可以吓退那些还活着的蚊子;把它贴在墙上,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抹蚊子血,有助于我们从现实层面理解张爱玲的小说。同时,这只蚊子是“蚊子男”“亲手打死的”,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蚊子男”当然可以在网上出售这只死蚊子。正如“蚊子男”所说,或许以前没人这么卖过,所以才能吸引这么多人。他卖蚊子确实是前无古人的惊人之举,具有开创性。可以想象,网络上卖蚊子开先河之后,还会有“跳蚤男”跳出来叫卖死跳蚤,还会有“蟑螂男”跑出来叫卖死蟑螂……一个个“经典的商业策划”将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值得我们佩服的,第一个卖死蚊子的人同样值得我们赞赏。尽管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但是其创新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从浏览量来看,“蚊子男”吸引眼球的目的确实是达到了,他自己对此也非常满意。昨天,“蚊子男”发出了第二批“货”,但是具体数量他不愿意透露。他强调,“每一个都是我亲手打的!”卖蚊子已经是耸人听闻了,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居然有上万人愿意买他打死的蚊子。如果开头的新闻属实,那我就奇怪了,这上万人如果真的需要死蚊子,当下正是炎炎夏日,蚊子资源非常丰富,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打蚊子啊,为什么一定要买“蚊子男”打死的蚊子呢,难道他打蚊子的手法与众不同?还是他所在地的蚊子骨骼异常?如果网友们需要蚊子,我也可以打啊,而且可以捉活的。
不知道这上万人中有几个人真正买了“蚊子男”的死蚊子?或许,他们只是觉得搞笑好玩而已,顺便鼠标一点拍下了这只死蚊子,于是便有了这上万人表达购买的“意愿”。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网络信息日新月异,当“范跑跑”和“郭跳跳”之辈已经提不起网友和媒体的兴趣的时候,标新立异的“蚊子男”横空出世,作为新的噱头应运而生,又一次刺激了网友和媒体期待的眼球,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世界里振奋人心的“搞笑”大餐与“愚乐”狂欢!由此来看,这并非一次“经典的商业策划”,而是一场哗众取宠的表演。这场“策划”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但是却拨动了人们欣赏搞笑的神经。网友们的“喝彩”与“支持”,只是为了让这场无聊的表演更有趣,更精彩,更有看头!
不过,有了20万浏览量的惊人成果之后,“蚊子男”又补充说:“我承认,卖蚊子,是一场策划。”随后,东莞一家外资公司惊诧于“蚊子男”高超的策划能力,愿意高薪聘请“蚊子男”。“对方开出的薪水是年薪12万,住指定四星酒店,配车,每个月5000元公关费。”几乎是同时,上海一家通信公司也找到了他。“也是做市场策划和推广,年薪拿满是20万!”“蚊子男”作为一个刚刚辞职的年轻人,用网络证实了自己的“能力”,但是却没有答应这两家公司的“求贤”若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两家公司居然愿意高薪聘请靠卖蚊子出名的“蚊子男”,而“蚊子男”居然看不上这20万的年薪,不知道是这两家公司疯了,还是“蚊子男”疯了?莎士比亚曾借剧中人物麦克白之口说:“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但却毫无意义。”或许,这一切只是“蚊子男”在痴人说梦罢了。果真如此,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