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个著名的字

(2006-11-02 09:46:57)

作者:威廉·莱恩·费尔普斯 译者:倪大昕

       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除《圣经》以外,全世界一切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六个字。哈姆雷特在喃喃自语中说出的这几个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因为哈姆雷特的话不仅是他内心的独白,而且表达了所有善于思考的人们的思想。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自己是否活着(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人人都可以偶尔向自己提出这一问题),他的回答是:“我在思考,所以我还活着。”

    然而,我所见过的关于生存的最好定义却是出于另一位哲学家的笔下,他写道:“生存就是存在于和外界的联系之中。”

    如果这个定义正确无误,那么,一个人的联系越广泛,他的生命力就越旺盛。生活得充实,即意味着不断增加联系的广度和强度。幸而我们生来就能倾心于日常工作,但是,除了从事自己固定的工作以外,我们到底还有多少生气呢?假若你的兴趣只限于你的固定工作,那么你的生命也仅仅局限于此。就其它事物而论 ---诗歌、散文、音乐、绘画、体育、无私的友谊、政治、国际事务 ---在这一切方面,你已经失去了活力。

    相反地,每当你产生了一种新的兴趣(甚至取得了新的成就),你的生命力也就随之增强,任何对五花八门的事物都具有广博兴趣的人不会总是郁郁不乐的。丧失了兴趣的人才是真正的悲观主义者。

    培根说过:“一个人每逢失去一个朋友,就等于经历一次死亡;而取得新的联系,结识新的朋友,却使我们获得新的生命。”对于有生命的物体是千真万确的道路,对于人的思想几乎同样如此。因为思想也具有生命:思想之所在,生命之所系。如果你的思想局限于你的工作,局限于你的物质福利,局限于你居住的那个城镇的小天地,那么,你过的就是一种狭隘而拘束的生活。反之,如果你关心在中国发生的情况,你就如果生活在中国;如果你对一本优秀小说中的人物感兴趣,你就是和那些饶有风趣的人们生活在一起;如果你全神贯注地倾听优美的音乐,那你就会超脱现实环境,而生活在一个充满激情和幻想的世界之中。

    生存还是毁灭? ---是热烈而充实地生活或者仅仅是生存而已? ---这取决于我们自己。让我们扩大和加强我们的联系吧。我们既然活着,就要生活得更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