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面试、面试经验、博士面试、考试、北大 |
分类: 心情驿站 |
北大的考试感觉考得不错,甚至觉得英语比较简单,但结果是分数都不高,均幸运过关,参加了面试。这也反映了北大试题的一个特点:平淡但暗藏杀机,需要仔细、细心的面对。
面试已经参加过很多了,不管是考试还是找工作,但去北大面试仍然是第一次。故对于他们怎样面试、怎样组织仍是一无所知。下午5点才面试但我3点就到了,检查完证件就出来抱佛脚看英语。其实也没有什么看的,只是消解自己的紧张而已。不过去得早还是有收获的,我去面试地点看了看,而且那个保安不错,还打开会议室让我休息,于是我提前熟悉了面试环境。我觉得这也比较重要,因为环境的熟悉可以减除紧张哦。旁边左右的会议室都有活动,我仔细听了,都是英语的,还怀疑是不是别的专业正面试,于是仔细看了看,发现是在开seminar。那样浓厚的学术氛围在人大是少有的,这增加了我对北大的向往也让我有些紧张。当然,毕竟见过的面试多了,而且也在人大搞过博士面试(人大考前考后各一次,第一次叫见面会,但其实这次是最重要的,考后叫复试,但其实就是基本属于形式了),所以也不是太紧张,只是对未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正常的进展期待而已。
时间过得比较慢,我又跑到大楼外的石阶上休息去了。休息中,却收获不小。一位姑娘打扮齐整经过我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没过两分钟,她回来了。“你是来参加复试的吧?”于是开始了攀谈。原来她也是来复试的,不过是明天(17日,当时16日)。正谈得起劲,她碰见了一位熟人,我的收获就来自于这位男士。他原来是北大在读博士生,呵呵,你想,这么好的机会,两位对北大一无所知的考生不抓紧机会也太傻了哦。于是抓紧时间问了一下程序、注意事项。可惜,师兄有事得离开,于是留了联系方式byebye了。我面试的时间也到了,与她互留联系方式后,我匆匆去准备面试了。
过去后时间还差十几分钟,老师也还未来,于是我也就加入了焦急等待的大队伍。快5点了,终于看见老师出现了。我并没有见过我报的导师,我们互不认识,但我见过他的照片。看着是他,我上去叫了一声,他招呼我们找地方坐,但在过道上,确实是没地方坐的,我们连说不用不用。叶老师个子不高,和我差不多,穿着也比较朴素,所以感觉亲近。秘书来后就先填了个表,然后等候。5点整,终于开始了。秘书出来叫人,但他似乎认识第一个面试的人,径直地把他叫走了。当时我就想,有点悬了,这个估计就是北大的毕业生,这个人来自军队,考试时坐在我后面,比我考得要好。不过当时考试的时候,他做了件让人尤其是已经参加过无数次考试的人吃惊或者发笑的事情。北大的准考证号位数很少,而填涂卡留的空很多以备不同的考试的需要。按照常理自然是从左开始填完号码就可以了,而且上面也已经注明左对齐。不过刚刚他填反了,后来监考老师只得去上面重新要了一张新的卡片。当时我想这样的错误可不能当博士哦。可能他是有些紧张吧才这样吧。他去的时间真的很长,我们在外面第一不知道下一个是谁,第二也不知道他到底会去多久,所以,我们反反复复的在外面看、等,然后又回另一个会议室休息。一方面是紧张一方面是未知另加上饥饿与劳累,大家感觉都比较躁。17:30,他终于出来了。我正在想下一个是谁呢?秘书叫我的名字了,听到我的名字,顿感轻松,终于是我了,可以早去早回了。呵呵,真幸运,不然按照一人半小时的进度,最后一个得到晚上十点啊,我可就回不来了。
刚跨进门口,叶老师就说,“别紧张、别紧张”,我轻轻地关门,不过并没有关上,又试了两次终于关好了。我向3位老师问声下午好,坐在对面。我再次向每位老师问号。刚安定,贾老师说话了:“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self and why have you choosen our
university?”贾老师是在美国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我早想到英语应是他考。我“ok”一声,开始了回答。开始我想以自己准备的自我介绍奉上,但是我一想,这可不是纯粹的自我介绍,而是说说自己,还是随便点吧。于是我把大学前那些准备获取他们同情的经历都给省掉了,直接从本科开始,非常简单但更谈话似的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回答中,我看牛老师和贾老师在不断的微笑、点头,我也放松了很多。我考虑到不能太在自己的经历上罗唆,于是我话锋一转说道了自己选择北大的原因,我一口气说了4个原因(众所周知,北大是国内最好的学校在世界上也有名;有最好的老师;学术氛围吸引了我;为了轻松一点,我加上一句,当然这里漂亮的环境也是一个因素),但并没有用写作文的那些firstly、secondly之类,我觉得应该“谈话”一点吧。感觉这个阶段还不错,直观感觉效果还可以。
刚说完,贾老师说可以用中文了。于是叶老师说话了。他在我说英语的时候似乎没什么反映,我想他学的应该是俄语的缘故吧。他让我介绍我的计划。于是我开始用中文说我的计划。我说得比较多。说完后,叶老师有些提问,都一一着答。他还问了硕士毕业论文的事情。我的回答似乎让贾老师抓到了“攻击”提问我的“把柄”,他的提问差点难住了我,毕竟毕业论文已经过去2年了,自己都快忘记了。不过还好,电光石火之间我想到了答案。他们很满意我的这个解释,我自己也挺高兴化解了一个危机。看看差不多了,牛老师补充问了个问题,他很客气,问的问题正是针对我陈述计划时的一个设想。那个设想我以为是没有人做过的,但是他告诉我已经有人提出来,是两年前提出来的。我当然只能老老实实的说不知道。不过,我想这也不是什么错,虽然有点“坐井观天”的味道,但从另一个方面考虑,这恰好证明了我具有创新能力的一面哦。希望他们也能这样想。
简单的问了一些我导师的问题后,就结束了。叶老师对我的陈述表示感谢,我也一个一个地表示感谢并感谢了记录的秘书。我想我这点是做的周到的,那个秘书也挺高兴。呵呵,这也算挽回一城哦。(下次再继续具体总结哦,回去了)
面试之中和结束之后,我感觉有希望,甚至还有些兴奋。于是给那位考友打了电话,抒发一下自己兴奋的心情,还给老大也打了电话。希望有多大呢?今天想想,尤其是在昨天给北大导师电话后却没底了。
鉴于自己考前经验的缺乏。下面说说经验吧。也许对未来某位北大师弟师妹们有用哦。
1,提前去熟悉环境,做到心中有底;
2,提前准备个英语自我介绍。但注意:不必准备得太具体,主要是准备一些你将要用到的单词与句子就够了,太具体,反而会让你的介绍成为背诵就得不偿失了。
3,穿戴整洁,注意仪表,不要乱说乱动,保持谦虚谨慎;
4,语速不要太快,说话尽量清晰准确,不要拖泥带水;
5,专业内容方面,自然得靠平时的积累,但提前打个底稿,计划好自己的研究计划是必要的;
6,灵活应变,但不应投机取巧,诚实为上。
以上为自己面试后的一点经验,望对后进者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