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预防中风重在抓预兆健康 |
预防中风重在抓预兆
厉金诸
脑卒中是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常见疾患。全世界卒中每年夺去570万人生命,是第二大成人致死原因。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俗称,也称为脑卒中,是由于脑部动脉梗塞或破裂而致部分脑细胞得不到营养和氧气而失去功能的一类疾病。虽然中风来得很急,但是能够预防和预知的。它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这类硬化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关系密切,所以能够预防这三高,就能有效地降低中风的发病率。
如果能够抓住中风的先兆症状,就能预知中风的发作,从而防患于未然。中风的发作通常总有些先兆现象,如:脸、手臂、腿或身体的一侧突然感到虚弱或麻痹;说话困难或难以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视力模糊不清或突然看不见,尤其是发生在单侧眼睛;突然的无原因的剧烈头痛;无法解释的头晕、步履不稳或突然跌倒等。如果能够察觉这些蛛丝马迹,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能把中风拒之门外。在临床上,很多人把这种先兆症状称为小中风,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任其下去,那么小中风就可能变成中风。如果能够提高警惕,那么完全可能阻止小中风的发展,甚至把它消灭。
国外的学者统计,在小中风的患者当中,大约有1/4~1/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狭窄,这种狭窄的症状最常出现在供应脑部的大血管中,如:双侧的颈动脉、椎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等。如果狭窄比较严重同时又合并小中风发作的,那么他第一年中风率为12~13%,5年内中风率高达37%。
现在医学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动脉狭窄已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诊断。其中颈部血管彩超、磁共振和CT血管造影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评估,更加准确地全脑造影检查,也已经开展了,专家认为它是脑部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
前一篇:补肾别指望冬虫夏草
后一篇:我国民众对丙肝认知度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