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静别墅
小静别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241
  • 关注人气:6,9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皮书》告诉我们的: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2019-03-18 14:40:40)
标签:

绿皮书

歧视

标签

偏见

理解

分类: 静观万象

《绿皮书》告诉我们的: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看了《绿皮书》,不能说有多好,但还是很不错的。故事工整、流畅,理念清晰,却又克制,给人一种静水深流、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有人批评这部片子冲淡了种族矛盾,我觉得这其实是对影片的狭隘理解,因为这部影片,绝不仅仅是单纯地讲种族歧视,而是更广泛意义上地去探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和遭遇到的偏见和标签。而且,《绿皮书》所要打破的,正是大时代千篇一律的历史叙事,进而去找寻两个有血有肉的个人的心路历程。


反种族歧视的影片就一定得是苦大仇深、血泪斑斑的吗?这恰恰是影片一直要打破的偏见、撕掉的标签。


影片中有两句不太起眼的台词,或许可以成为我们理解《绿皮书》这部影片的两把钥匙。一句是白人司机托尼在把黑人音乐家谢利博士从警局“捞”出来后,说的“我知道这个世界很复杂”,另一句是谢利博士在那个底层黑人小酒吧,弹奏了一曲肖邦后,很痛快地跟说托尼说:“这才是突破自我了!”


当你知道这个世界很复杂,你才可能包容地去看待这个世界;而只有你突破自我,你才有可能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所以,《绿皮书》所讲的,其实是我们与自己、与他人、与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


很多时候,我们与自己、与他人、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大多是来自我们认知上的自以为是。


所以,《绿皮书》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们的就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如果看过蔡康永的情商课,尤其是那篇《你全身都贴满了“应该”的标签吗?》,可能就会让我们对这部影片有着更好的理解。


按照蔡康永的说法,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会贴着各种各样的小标签,这些标签小的时候还并不碍事,一旦这些标签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就会遮挡我们的视野、妨碍我们的自由。


 

蔡康永说——


如果照我这样列下去,我们每个人身上绝对不止几百个小标签,这些“理当如此”,每秒都会生出新的小字条、小标签,附着上我们的身子。这秒有几张脱落了,下一秒又会有更多补上。它们会像鳞片,覆盖我们全身乃至眼耳。


我们可以仗着这一身鳞甲,到处去指手画脚,“这个不对”“那个太差”,做出各种评价、各种判断,但没有察觉我们已经渐渐把世界、风景、天气、别人,都隔绝在外。


而别人也看不到我们的面貌,别人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标签、字条所形成的一副密不透风的鳞甲。


我应该是什么样子,别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往往会让我们形成各种各样坚不可摧的刻板印象,也给自己的认知打上了牢不可破的“心理钢印”,最终,在自以为是中画地为牢,在一隅之见里夜郎自大。


就像托尼以为黑人就一定喜欢吃炸鸡、听黑人们唱的流行音乐,而谢利博士虽然是黑人,却一度很鄙视这些,认为这不是一个上流社会人应有的品位,但当他说托尼对他的看法非常狭隘的同时,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充满了傲慢与偏见?所以,当他学会跟托尼一样,用手抓着炸鸡大吃特吃、并将鸡骨头扔出车窗,也不再坚持非施坦威钢琴不弹,在黑人酒吧里尽情演奏的时候,也是他打破观念的框架,获得心灵自由的开始。


当然,这并不是放弃自我,而是在有所坚守的同时,学会自我突破。


你看,他在黑人酒吧里弹奏肖邦,不是也依然能够获得掌声吗?这一幕,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突破,也看到了他的坚守,而同时,也打破了我们对于黑人、对于黑人酒吧固有的印象。


 

谢利博士能够赢得托尼、乃至社会的慢慢接受和尊重,靠的正是他的才华、自尊和教养,更重要的是,还有他的勇气。他不是靠大喊大叫、愤怒仇恨来要求别人尊重作为黑人的自己,而是用音乐征服他人、用自尊赢得尊严,用教养面对不公,有理有力有节地跟这个世界周旋。


托尼从一开始连黑人用过的杯子都要扔到垃圾桶里,到接受谢利博士的工作,再与其慢慢产生友情、不遗余力地维护谢利博士的安全与尊严;谢利博士从最初对托尼的粗鲁行为诸多看不惯,到后来与托尼谈笑风生、甚至生怕托尼离去,正是因为他们在漫长的一路同行中,慢慢了解彼此,渐渐产生感情。   

 

人与人之间,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和解。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们都是很善良的人,这是他们虽然可能有着各自的偏好、立场、性格,但仍然能够彼此悦纳、共同前行的前提。


也许,这才是《绿皮书》想要告诉我们的:享受流动,学会理解,与人为善,才是我们和自己、和他人、和这个世界相处最舒服的姿态。


(微信搜索关注本人公众号:静扯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