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笑话:某人半夜回来,在小区楼下转了一圈,没找见空停车位,抬头冲天大喊了一嗓子:“你老公回来啦!”几分钟不到,几个单元楼道灯亮了,十几台车开走了。感觉不过瘾,又冲天喊了一嗓子:“你老婆回来了!”一分钟不到,停车场空了一大半。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也确实是我们国人解决问题喜欢用的方式,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总能找出各种各样的办法,不管是高招还是馊主意,解决问题就一切没问题。
我国多出三千万男光棍?没关系,教授给出招了:收入低的男人可以几个人合起来找一个老婆,也就是说,可以“拼妻”嘛!您瞧,只要你敢想又敢拼,屌丝也可成“中国合伙人”;扶老人怕被讹怎么办?没关系,支付宝有高招,买一份扶老人险,3元管一年,看见倒地的大爷大妈,从此再也不用怕;儿女不赡养老人怎么办?看看广州白云区这家民营公司的点子:未婚员工要拿出月工资的10%、已婚员工拿出5%作为孝顺金,不怕儿女不给钱,人家老板管的宽。
有人病急乱投医,也就会有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合伙娶老婆的想法固然荒诞不经,但三千万男光棍的现实存在又何尝不是沉重待解的社会问题?扶老人险固然治标不治本,但没有扶老人险是不是让做好事的人心里更不保险?企业扣取孝顺金的做法虽不足取,但现实中不给老人赡养费甚至啃老的儿女也确实大有人在。所以说,这些奇葩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被尴尬的现实逼出来的。但是,这些想法和做法,也折射出另一种现实的尴尬,那就是很多时候我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都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只看利弊、不问是非;只求治标,不求治本;只拍脑袋,不走脑子。就拿提议穷人合伙娶老婆的谢作诗教授来说,他只想到用经济学方法来解决光棍娶老婆的难题,但却置法律、伦理、女性尊严于不顾,试图用原始社会的方法来解决现代社会危机,这就简直是“瞎作诗”了。而且,即使是经济学,也不能完全脱离道德,只做简单的加减乘除,今天多了三千万男光棍可以靠“拼妻”来解决,那么,明天我们多了三千万争粮吃的人又该怎么办?把他们全部杀掉是不是也是一种解决方案?扶老人险看似给做好事者加了一道“保险绳”,但是最高两万元的赔偿是不是真的能让做好事者后顾无忧?“农夫和蛇”的故事会不会更变本加厉地上演,甚至“农夫和蛇”会不会合演一出骗保的闹剧?至于企业扣发员工的孝顺金,不仅是越俎代庖、于法无据,而且解决不了实际根本问题。像上述的这些难题,如果没有人口、养老、医保、法律等政策上的调整和健全,仅靠一些点子,恐怕于事无补,甚至徒增笑柄而已。
正如亚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我们似乎忘了,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之为与不为之道也!”我们不是不可以走捷径,但这条捷径一定应该是正道而不是邪路;我们不是不可以有权宜之计,但绝不能总是只求解决眼前问题;我们不是不能面对生活的苟且,但一定还要心存诗和远方,以及对道德法则和璀璨星空的敬畏。
最后,我也有一个很奇葩的想法:如果真到了末日那天,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公教授和一头母猪,公教授想要生命繁衍下去,他该怎么办?求解。
敬请关注本人微信号:静扯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