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事周评)史上最难就业季 你如何杀出重围?

(2013-05-29 12:36:51)
标签:

史上最难就业季

杨石头

张绍刚

李响

非你莫属

杂谈

分类: 静观万象
        我想跟那些今年即将毕业的高校同学说,很不幸,可能甫离校园,你们就将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因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逼近700万,这也意味着等待着你们的可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在本报日前的报道中,就有我省一英语专业应届女硕士“吐槽”说,自己投出了50多份简历大多都石沉大海,只获2次面试机会,而她的要求只是“工资3000多元我就可以接受,如果是有编制的单位,2000多也可以” ,作为一名硕士生,这样的要求真的不算太高。但我想说的是,即使是在所谓的“史上最难就业季”,也还是会有很多同学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这里面可能有凭关系靠运气的成分,但我相信,还是有大部分的同学,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当我们嗟叹工作难找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自己又为什么会失败?就像职场达人杨石头所说:“我不是天桥上算命的,唠不出你爱听的磕,一大堆没法回答的问题:你说我能干点啥?你说我该看啥书?我也不是上帝,眼睛为你下着雨,心却为你撑着伞。帮你打理那些挥不去的记忆,留不住的年华,拎不起的失落,放不下的情感,输不起的尊严。所以问题只有一个答案:自己,是一切的根源。”
    长期以来,我一直很关注两档求职类的节目,一档是天津卫视张绍刚主持的《非你莫属》,一档是中国教育电视台李响主持的《职来职往》,我觉得,这类节目颇有些像一面镜子,从求职者的成功与失败中,也同样可以照见我们自己的得失,对于无论是职场中的菜鸟和达人,都不无裨益。这两档节目的主持人相比而言,可能我更欣赏李响的风格,因为相比较于张绍刚的严苛与犀利,李响的厚道与善意更能让人感到温暖。我曾经在自己的微博说过,《职来职往》真的是帮人找工作的,而《非你莫属》看起来更像是帮人找抽的。但即使苛刻如张绍刚,也还是经常会有非常喜爱非常赞赏的求职选手,即使宽厚如李响,也还是会对一些选手的表现皱起眉头。而在求职成功的人当中,不乏残疾人或者学历低的选手,而一些学历背景很好、从业经验丰富的选手反倒会求职失败。很多选手一上台,通过简单的交流,你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他究竟会大获全胜还是铩羽而归。可见,这些求职者的成功与失败,其实,都是有着一些共性的原因的,值得我们引以为鉴。在看这两档节目中,我也有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和即将走出校园、急于找到工作的同学分享。
    在求职路上,你要有目标感,但不要好高骛远。在那些求职成功的选手当中,往往都是目标感很强的人,他们一般从在校园的时候起,就非常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而很多选手一上台,却是一脸茫然,甚至连自己要求职的岗位究竟是干什么的都说不清楚,还有一些选手正好相反,一上台就夸夸其谈,所求甚大,但一涉及具体的问题却常常顾左右而言其他。用张绍刚常说的话说,就是“不落地”、“摸不着”,这样的人的最终惨败也是可想而知的。
    在求职路上,你要做充足的准备,但不要过于炫耀。就在最近看的一期《非你莫属》中,有一个叫董一凡的女孩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同样是应届毕业生,而与同龄人不同的是,她从生下来就不能走路,只能坐在轮椅上行动,但她却在第一轮面试中,赢得了12盏灯全亮的战绩,而最终还让自己的目标企业咖啡之翼的女老板尹峰开出了破格的薪资。我觉得董一凡做得做好的一点就是她的准备,一是一直以来的准备,比如她在大学期间所做的一份“挑战杯”的项目,就成为打动老板的“敲门砖”,二是她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企业后,还整理出了该企业与其他一些企业的分析报告,里面不仅有详实的调查数据,还从消费者目标群体进行多维度分析,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行业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让老板们都刮目相看,所以,虽然她自己的薪资要求提得很低,但老板们却为了争抢她而不惜打起了“价格战”。而董一凡虽然准备充分,但表现得却很得体,不愠不火,恰当适度,不像有些选手,可能有些小资历小能力小成绩,上来就“穷得瑟”,最后也常常会像张绍刚爱说的那句话:“你会死得很惨”。
    在求职路上,你可以有个性,但不要“隔路”,个性可以让你与众不同,“隔路”只能使你与世隔绝;在求职路上,你要有自知和自信,但一定不要有自卑和自大;在求职路上,你要充满正能量,而不要做个“垃圾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扪心自问,与其自暴自弃,不如奋起直追。记得我上中学时一位颇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政治老师,曾用古人的一副对联激励我们:“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我也愿意以此联与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同学自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将这当做你在校园的最后一道、也是走向社会的第一道考题吧,如果你能杀出重围,自会看到柳暗花明。我们无法选择面临的时代,但我们还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你愿意,并为之付出努力。职场达人刘同说过一句话我感慨颇深:要让30岁的你感谢20岁的自己。如果没有年轻时的欢笑与泪水,如果没有年轻时的拼搏与努力,我们拿什么致青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