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悲惨世界》中 聆听内心的声音

(2013-02-28 17:31:20)
标签:

悲惨世界

汤姆·霍珀

雨果

罗曼·罗兰

冉·阿让

娱乐

分类: 静观万象
       梁文道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读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我想,如果有一本书能够更能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应该就是雨果的《悲惨世界》。但说来惭愧,这样一部世界名著,我却只读了一半,不是书的问题,其实一开卷,我就被雨果宏大的时代叙事和精微的人性描写所吸引和折服,但怎奈阅读此书时已工作多年,日常事务的繁杂琐碎、内心世界的日渐浮躁,让我对这部书的阅读终于半途而废。
    而我竟然还给自己找了个理由:现实生活已经让我们这么疲惫了,又何必在文学艺术影视剧中自找累与泪呢?所以我宁愿看拙劣的喜剧傻笑,也不想去看伟大的悲剧落泪,但其实也知道,自己是在以躲避崇高为名自甘平庸。但在看完汤姆·霍珀根据雨果原著改编的的史诗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我却觉得有必要修正自己的看法或者说人生态度:如果说喜剧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暂时的放松和愉悦,那么悲剧则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受到长时间的洗礼和净化,正如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所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所以,我真的建议,一些繁忙的都市人,能够拿出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去看看这部音乐剧版的《悲惨世界》,在演员精彩的表演与歌唱中,顺便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
     应该说,《悲惨世界》让我们再次看到了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多义。冉·阿让为了偷一块面包就因此坐了19的牢,而且还要为这个罪名背负终身,可能很多人也会像那个冷酷无情的警探贾维尔那样认为,做错事就要付出代价,但他们可曾想过,到底是这些人罪不容赦还是这个社会有罪在先?在这里,我想讲述一个同样是面包偷窃案的故事:1935年,时任纽约市长的拉古迪亚曾在一个位于纽约贫民区的法庭上,旁听了一桩面包偷窃案的审理。被控罪犯是一位老妇人,被控罪名为偷窃面包。在讯问到她是否清白或愿意认罪时,老妇人嗫嚅地回答: “我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几个饿着肚子的孙子,要知道,他们已经两天没吃到任何东西了……”审判长则回答说:“我必须秉公办事,你可选择10美元的罚款,或者是10天的拘役。”审判结束后,拉古迪亚从旁听席间站起身来,脱下帽子,往里面放进10美元,然后面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说:“现在,请每个人另交出5 0美分的罚金,这是我们为我们的冷漠所付的费用,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与区域。”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出那一刻人们的惊讶与肃穆,每个人都默默无声地、认认真地捐出了50美分。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这个社会从来都不乏有很多人,对于社会的罪责熟视无睹,对于个人的过错却穷追不舍,这即使不是欺软怕硬,也至少是糊涂偏狭。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不是被威权或大多数人判定有罪有错的人就一定有罪有错,即使真的有罪有错也未必永远不可宽恕,我们至少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和宽容理性。
    《悲惨世界》对于善与恶的思考是极为深刻的,冉·阿让的身上所闪耀的那种人性的光辉,让我想到了余华在《活着》的序中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所以,他不单会救助芳汀、抚养珂赛特,也会放过一直与他作对的贾维尔。而贾维尔也没有被简单塑造成恶势力的代表,他面对星空歌唱它们“用光明和秩序照亮了黑暗”,也应该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但他最后却因为冉·阿让的善行“开始怀疑何为正义”,结果因为承受不了这种痛苦而跳河自杀。正如尼采所说: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变成怪兽,贾维尔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被体制化的“怪兽”,在他习惯了他所认为的正义幻灭之后,就只能自我毁灭了。从贾维尔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一个正派社会远比一个正义社会要可爱得多、现实得多,因为它能够让我们在做好自己的同时,更宽容地看待我们身边的各色人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歌舞片的《悲惨世界》,没有更多的炫技和故弄玄虚,全靠导演平实的叙事和演员精湛的演技和歌技来打动观众。说说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几处泪点,一处是马瑞斯与珂赛特一往情深地对唱,而暗恋马瑞斯的旅馆老板的女儿艾波妮却躲在暗处独自歌唱的那一幕,还有艾波妮在临死前把珂赛特的信转交给马瑞斯的那一刻,艾波妮的相思之苦、用情之深真的是让人百转回肠。还有一处让我潸然泪下的就是那个参加革命的小孩加夫罗契之死,这个孩子之前表现出来的愈是可爱,愈是调皮,他死去的那一刻就愈是动心心弦。虽然影片充斥了大量的内心独白的唱段,但却并不让人感到厌倦和疲惫,而是更加丰富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穿透力,仅凭这一点,就颇为难得。
    在雨果之后的法国作家马尔洛在《阿腾堡的核桃树》中写道,“人的神秘不在于我们被偶然投进了地球和星系宇宙的虚无牢笼,而在于,在这个牢笼里我们还有能力营造人的形象,不让自己消失在虚无之中。”而《悲惨世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营造的人的形象,是那样的真实、丰满、多义,让我们在黑暗的夜空,看到了人性的闪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