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老虐婴频发 亲人如何托付
(2011-07-04 20:50:10)
鲁迅先生说:“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懦夫愤怒,抽刀向更弱者。”毫无疑问,孩子和老人都是这个社会中的最弱者,也最容易成为被发泄、被虐待的对象。这段时间接连发生的护工喂老人喝尿、保姆虐婴的新闻,不能不让我们产生深深的忧虑:谁家没有老人?谁家没有孩子?当我们无力或无暇照顾自己的老人和孩子时,我们该将他们托付给谁?我们怎样才能够做到真正的放心?
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护工和保姆,对他们所照顾的对象产生如此深的戾气,是对被照顾对象缺乏爱心和耐心?是对与雇主关系或薪酬待遇的不满?是对自己身处社会底层的境遇感到不公?或者仅仅是一种变态的发泄?但是一切戾气都是其来有自的,这些事件让我想起了尼采说过的一句话:“竞争产生对自己的不满意。任何对自己不满意的人,随时准备好了进行报复”,也许,是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挫败感和被轻视感,让他们产生了对被照顾对象的报复感,甚至在报复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变态的快感。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
层出不穷的虐老、虐婴事件,既是对人性的考问,也是对社会的考问,它暴露出了我们社会化服务和保障体系的严重缺陷。当家庭无力承担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时,就需要社会能够提供一个有力的、成体系的服务和保障系统,而显然,我们在这些方面还准备不足。在没有行业规范、行业道德护航的情况下,没有资质、唯利是图的养老机构和保姆中介机构几乎充斥了整个市场,而政府和社会在这方面的投入又明显不足,使得我们这些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者,只能无奈地接受这样的现实:找护工或者选保姆就像是撞大运,碰上好的算是拣着了,碰上不好的就只能自认倒霉了。而更让我们无奈的是,当虐老、虐婴事件后,居然从法律上无法找到相对应条款来对当事人进行惩罚,而像那位虐婴保姆所在的中介,在事件曝光后,居然还在继续给其找工作,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缺位,怎能不让锁在人性暗室中的魔鬼被放出来为非作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的社会,应该让孩子在爱的呵护下成长,让老人在爱的照料下离开,我们的社会,更该让缺少爱的人得到爱,让得到爱的人奉献爱,但这一切,仅靠人性的自觉是不够的,这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显然,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