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月围城》:围的不是城,是我们的心灵

(2009-12-17 00:31:24)
标签:

十月围城

谢霆锋

甄子丹

胡军

巴特尔

娱乐

分类: 静观万象

  西方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曾说:“人类的具体历史,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所有人的历史,也必然是人类的一切希望、斗争和受难的历史。”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能被我们记住的,往往不是英雄,就是小丑,不是帝王将相,就是绝代佳人,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一将”的辉煌与成就的背后,谁还能记得“万骨”的名姓与面容?而电影《十月围城》正是通过运用大量的中景、近景、甚至特写镜头,把这些历史中的小人物血肉丰满地再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在那些英雄人物的背后,有着无数的小人物在“垫背”、在“衬托”、在牺牲……虽然他们在影片中陆陆续续地死去,但影片也让他们栩栩如生地“活”了一回。
  不过《十月围城》并不是简单地把小人物塑造成英雄,他们中的很多人,根本不知革命为何物,甚至不知道要保护的人是谁,只是或是出于对主人的忠诚与报答,或是因为爱人的托付和激励,或是仅仅为了替父报仇,或是为身边的义士仁人所感动……便都有意无意地裹挟进这历史的进程当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就像罗伯特·肯尼迪说的∶“很少有人能伟大到使历史折腰;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却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事件的一小部分,这些行为的全部将谱写我们当代的历史。”他们可能没有理想,但有良知,他们可能没有抱负,但有真情,他们人性的光芒可能寻常看不见,但是在关键时刻却会如出鞘之剑,眩人眼目。在每一个小人物死去的时候,影片都会用字幕交代出他们的姓名籍贯和生卒年份,巴特尔饰演的那个卖臭豆腐的,更是在临死前大声地、反复地喊:“我叫王复明!我叫王复明!”显然影片是想让我们记住他们,但他们注定是要被历史所忽略的,这也是影片的悲剧意义之所在。
  都说杀鸡焉用牛刀,但《十月围城》用大明星来演小人物的策略还是成功的,尤其是谢霆锋和甄子丹。在影片中,我们曾经熟悉的那个桀骜不驯、玩世不恭的谢霆锋完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纯朴善良、忠诚憨厚的车夫阿四,虽然是“刀疤眼”,但眼神中时时透露出的那种单纯,总是好像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某个柔软的角落,他对主人的忠诚和对阿纯的爱,简直就像是一个童话,也正因为此,他的死也更让我们心碎。而甄子丹更是把一个从颓废堕落的赌徒到奋不顾身的义士的转变,演绎得淋漓尽致。他追着看女儿的那一场戏,纵是铁石心肠的人看了,也要落泪。而胡军饰演的阎孝国,也不是仅仅把他刻画成一个反面角色,而是各为其主,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而坚持的性格人物。
  看完《十月围城》这部极具视觉张力、情感张力、性格张力与情节张力的影片,让我们血脉贲张却又无限苍凉:漫道江湖侠骨已无多,依然吟到恩仇心事涌。《十月围城》,围的不是城,是我们的心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