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 别丢了“魂儿”
(2008-11-04 12:34:33)
标签:
老字号5·12地震北川刘易斯杂谈 |
分类: 静观万象 |
记得美国城市建筑家刘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是文化的容器”,那么,在我看来,“老字号”则应该是这件“容器”上最浓墨重彩、最能体现历史与文化凝结的图案,是我们应该珍存的历史记忆。但哈市的一些“老字号”企业,却因为档案缺失,无法证明身份,而无法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到遗憾。
这也说明了我们一些“老字号”当初的“掌门人”,对于企业文化与品牌意识的生疏与淡漠。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文档资料都是企业历史文化的积累,或者干脆说,就是企业的“魂儿”。没有档案的记载,历史的记忆就会残缺,后人也会无从判断事实的真伪。这就像一个老人,你说自己活了一百岁没用,要有相关的身份证明,别人才能相信你真的是一百岁,并让你享受到一个百岁老人应该享受到的尊荣与待遇。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5·12”地震中,当官兵把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 86000 多份珍贵资料,交到北川县委办公室洪主任手中时,这位羌族汉子泪流满面地说: “ 有了它,北川就在;有了它,北川就永远不会被埋没! ”同样,如果“老字号” 能够保存好自己的文档资料,也就是保住了自己的“魂儿”。
所以,哈市部分“老字号”晋升国家级遇窘的状况,也可我们提了一个醒。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哈市目前开展的老字号企业归档材料收集,应该也是一个及时和必要的抢救工作。另外,我们也应该想想有没有变通的办法,比如通过其他的历史文献或者见证人,帮那些遗失了文档资料的“老字号”,找回自己的历史记忆。
这也说明了我们一些“老字号”当初的“掌门人”,对于企业文化与品牌意识的生疏与淡漠。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文档资料都是企业历史文化的积累,或者干脆说,就是企业的“魂儿”。没有档案的记载,历史的记忆就会残缺,后人也会无从判断事实的真伪。这就像一个老人,你说自己活了一百岁没用,要有相关的身份证明,别人才能相信你真的是一百岁,并让你享受到一个百岁老人应该享受到的尊荣与待遇。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5·12”地震中,当官兵把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 86000 多份珍贵资料,交到北川县委办公室洪主任手中时,这位羌族汉子泪流满面地说: “ 有了它,北川就在;有了它,北川就永远不会被埋没! ”同样,如果“老字号” 能够保存好自己的文档资料,也就是保住了自己的“魂儿”。
所以,哈市部分“老字号”晋升国家级遇窘的状况,也可我们提了一个醒。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哈市目前开展的老字号企业归档材料收集,应该也是一个及时和必要的抢救工作。另外,我们也应该想想有没有变通的办法,比如通过其他的历史文献或者见证人,帮那些遗失了文档资料的“老字号”,找回自己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