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笨蛋诗人贾岛

(2006-08-21 20:46:59)
分类: 静观万象
笨蛋诗人贾岛

  我一向以为,诗是灵性的产物,没有灵感而生憋出来的诗,对于诗人自己,固然有便秘般的痛苦不堪之感,而读诗的人也会感到臭不可闻,掩鼻而疾走。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很不喜欢贾岛。虽然他的《寻隐者不遇》还有些意思,但也仅仅是有些意思而已。
  贾岛同学倒是挺用功,据说他在写“僧敲月下门”这一句诗时,为了究竟是用“敲”字还是“推”字好,而一边走一边比划,一不小心惊了韩愈大人的车驾。不过贾岛非但没有因为这起“交通事故”获罪,反而得到了韩大人的赏识。韩愈后来还赠了这小子一首诗:“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故生贾岛著人间。”以韩愈当时的身份和地位,这无疑等于是给贾岛做了“名人广告”了。所以我总有些怀疑,贾岛这小子当初是不是“故意肇事”。可能我有些“小人之心”了,但有陈子昂摔琴求名的例子在先,安知贾岛不会东施效颦?
  贾岛还有两句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我看倒也稀松平常,可贾岛本人却深以为得意,据说这还是他想了好几年才想出来的。诗成之后,恐怕别人不知其中的妙处,又写了一首颇有些软语威胁意味的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又是在做广告了,而且还是用了很现代的“同情诉求”的方法。你想想,别人看他为了两句诗居然费了三年的工夫,而且还哭得死去活来,谁又能好意思“实话实说”?总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句“实话”,而断送了人家写诗的梦想吧?后来《红楼梦》里有“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一回,说的便是香菱学诗的故事。因为之前写了几首大家都说不好,后来就说自己在梦里得了一首:“你们看这一首,若使得,我便还学,若还不好,我就死了这作诗的心了。”于是大家便都说好。这与贾岛当年之举,倒还真的有些异曲同工。可惜我无缘得见贾岛,否则我一定会给他和诗一首:“两句三年得,亏你不知羞!老子就不赏,滚你娘的球!”话虽糙,但如果能趁早断了他写诗的梦,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贾岛与孟郊齐名,苏东坡曾有“郊寒岛瘦”之说。但“郊之寒”尚能给人清新之感,而“岛之瘦”却只让人感到乏味了。他的大多数诗一味地追求奇字险句,给后代诗坛也带来了不良影响。所以我总在想,如果贾岛能够一直像他早年那样出家为僧,而不是还俗出来苦苦追求功名,也许还能写出几首明心见性的偈子来,至少也不会贻误后世。出来追求功名而又屡试不第,反落得个科场“十恶”之讥,何苦来哉?
  不过平心而论,我虽然觉得贾岛有些苯,但他毕竟还有几首诗让人一看就懂,最起码还能有给小学生启蒙的作用。不像现在的一些诗人,已经满嘴不说人话了。难怪现在有些人甚至喊出了“饿死诗人”的口号,我觉得,那是诗人的活该,谁让他们自寻死路来着!
  贾岛虽苯,但毕竟还肯在诗上用功。而现代诗人之苯,则在于他们非但不用功,而且还耍小聪明,想用一些云山雾罩的词句和术语欺瞒大众,玩些“功夫在诗外”的伎俩,结果反被大众所抛弃。所以你要是问我现代诗歌是怎么死的,我会告诉你:“苯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