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认识焦波老师,是2004年,他的DV纪实片《俺爹俺娘》参加央视“我们的影像故事”大赛获得一等奖,这个活动是我们栏目策划并承办的。在颁奖晚会上认识了他。他的质朴象一个刚刚从农村干活回家的大叔,因为我出身农村,父母一直在农村,所以在央视演播厅看到那么质朴的人倍感亲切。那天,我知道了他因影展“俺爹俺娘”而出名。
虽然认识焦老师,但是基本没有交往。

今年初,无意中在电梯里与焦老师打了个照面,惊讶之后就是寒暄。原来焦老师竟然和我在一个写字楼里面办公。我在18楼,他在8楼。(央视大量栏目在外边办公,我们栏目同样也在外边)于是,就很想去看看焦老师的办公场所。

后来和焦老师打照面的机会越来越多,电梯里、写字楼前、饭馆里、物美超市地下吃饭的地方……。每次都会简单寒暄一下。于是,我们似乎成了熟人,其实我们一点也不熟悉。只是因为他朴实才喜欢他,他或许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出于礼貌才打招呼。

虽然知道焦老师有个工作室,也很想去看看,但是一直没有去。因为终究不熟,怕打扰。终于有一天,自己有件事想去请教他,就很冒然地到了8楼。原来是一个“北京俺爹俺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看来,爹娘生前养育了他,等爹娘离开人间了,还在“养育”他。

我的冒然造访,让正在忙于工作的焦老师有些惊讶。但是,他还是叫人给我倒了杯水,我们坐下聊了起来。由于聊起来不太方便,再加上他正忙,所以他说回头抽空到他单独的工作室详聊。然后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

焦老师正把“俺爹俺娘”投拍成电视连续剧,非常忙。我也就登录他的博克和公司网站了解他的进展,关注他和他的电视剧。同时也等着他的电话。

可能是太忙给忘记了,焦老师并没有给我联系。也或许是焦老师在等着我给他联系。但是,考虑到他那么忙,我终究没忍心去打扰。

每次看到焦老师,我就会想起我的爹娘。焦波,用30年时间,给他的爹娘拍了12000余张照片600余小时录像。我的爹娘一直在农村劳作,而我为了存钱干点事业和在北京买房子,已经一年多没有给他们寄钱了,并且两年没有回家看看爹娘了。我自己有数码相机、笔记本、台式机,也能搞到DV机,并且拍摄和编辑都很熟悉,但是,我却没有给爹娘照几张照片,更没有拍一秒钟的镜头。

现在自己的事情基本解决了,就再也没有去找焦老师。但是,我们还是像往常一样见面打招呼,然后各自匆忙去做自己的事情。和焦老师是两代人,或许以后依然不会有深入交往,但是在焦老师的影响下,我想哪天抽空回趟山东老家,去看看我的爹娘和爷爷奶奶。同时也真心祝福焦老师!(注:以上照片均为焦波老师作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