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10月6日细语香巴拉节目话题 漫谈家庭学校

(2014-10-06 16:41:56)
标签:

育儿

分类: 情感的话题

这几天,大家在微信上都应该看到,我们在中国的家人和朋友们,都在愉快的国庆黄金周假期中,家人们各种团聚,同学朋友们各种结伴出游,十分的开心。而我们在澳洲,一如既往在过着我们的不变的生活。下午看到朋友在微信上说,看着三十多年的老同学们聚会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她只能在家里翻看从前的照片来抚慰一下思念的心情。微信图片上看到朋友年轻时的照片,清丽可人,禁不住感慨万千。

中国的国庆黄金周十分热闹,而我们墨尔本,今天周一,却是各所学校开学的日子,上周开车在路上,就看到沿途的电子指示标记上开始提醒大家,周一是学生返回学校的日子,今天早上果然一路堵车,学生上学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每个家庭有了孩子以后,都会把孩子的作息时间放在第一位,安排好什么时候接送,孩子成长的短期和长期计划,我有一个好朋友,我真的很佩服他,每次他来墨尔本,我都会看到他用Excel表格做的关于她两个孩子的各种计划,包括上学的计划,和花钱的计划,十分具体,让人感动。但是最近我发现,在澳洲,其实不是每个孩子都去学校上学的,有些孩子开学后,并没有被父母送去学校上学,他们仍然是呆在家里学习的,他们的父母就是自己的老师,教室也许在家里,也许是更为广阔的社区的不同地点,在澳洲,这些离开了学校的教育制度的孩子就有数万名,并且日益增多。在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上家庭学校,并且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上了大学。并且据相关的报道,现在中国也出现了家庭学校的模式。

到底这些孩子为什么选择不上学,采取家庭学校的模式教学,是孩子的意愿还是家长的选择?是什么原因令家长们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选择自己当孩子的老师呢?

澳大利亚东部时间晚上八点,您打开您的收音机了吗?请您把收音机调到AM1341,或者可以打开您的电脑,登陆到www.3cw.au在线收听,细语香巴拉节目直播室情感热线此刻已经为您开通了,海外听众请您拨打00613 96088299,您可以在节目中说出您心里想说的话,同时,您也可以把您想表达的想法发送到电台的微信公众平台,我们的微信号是aus-3cw, 也可以把您的想法用评论或者私信的方式发送到我的新浪微博或者邮箱,我的微博名字是冰柔,我的邮箱是bingrou1341@gmail.com,同样和节目取得互动。以上互动方法将在节目时间全程为您开通,我将随时接受和回复您的信息。好,那么进入我们今晚的话题,您对家庭学校的模式了解多少,您怎样理解家庭学校模式的存在,它的优势在哪里?您认为孩子是留在家里自己来进行全面的教育好呢,还是孩子到了年龄就应该去学校和同龄人一起上学比较好?您会选择让孩子呆在家里自己做老师吗?

从前我听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说过,他们小时候读书是家里请一个老师,来教他们读四书五经之类的,那时候教书的人穿着长袍,统称先生,先生一般十分严厉,表现不好还会被打手心,如果骂人会被嘴巴上用黑色的颜料画圈,怎么擦洗都去不掉。一般也都是在家里读书。对于旧日的读书,不是十分了解。

非常清楚的是我们小时候,都特别想读书。我记得我小时候其实是生长在南方,父母支援祖国边疆建设,在北方。我打记事的时候开始就知道北方非常苦,那时候爷爷奶奶在我不听话的时候会用这句话来威胁我,说再不乖就让你去东北。我特别怕这句话,觉得去东北是一件很世界末日的事情。 那时候我最羡慕的就是被人背着书包去上学,可是我不能去学校。一直到又一年,我的爸爸从东北出差回家,他问我愿不愿意跟他去东北,我当然不愿意。可是有一天,爸爸买了一个军绿色的上面画着一大一小两个小熊猫的书包回来,他说,如果我愿意跟他去东北,他就送这个书包给我,我就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去学校上学。我记得那一刻我的眼睛发亮了,片刻都没有犹豫就说,我愿意去,就这样,我去了东北,过了好多年非常苦非常苦的日子。如果现在让我选择,我还是愿意去学校上学,还是愿意跟爸爸走,那些年的苦现在回忆起来对我的成长和人生来说,真的是极其宝贵的。我的弟弟也是,小时候他是个小神童,特别聪明。他上学特别早,他上学的经历更是神奇,他直接坐在校长室门口,就是要上学。那一年他六岁,太小了,校长不同意,可是他说他什么都会,还会说英语。于是校长破格让他上了学。但是我们倒是也有家庭学校的经历,就是那时候爸爸妈妈都在家里教我和弟弟学更多的东西,爸爸妈妈是轮流抽出时间分别教我们英语日语和俄语。我的经验是,如果爸爸妈妈教我们,我们是一点儿也不敢分心的,而且还会特别地表现自己很聪明,我想,也许这也就是家庭学校的魅力和优势吧。

似乎我们每个人都在过去的岁月里享受过父母给予的照顾和帮助,家庭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极为重要的。今天下午我在想,如果每个家庭都是以家庭学校的方式教育孩子,那么家长都会有很大的责任感和这方面的压力,对自己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他们从小如果看到自己的父母这么做,也许他们在做孩子的时候,就会想到,以后自己的孩子也需要自己来教,那么自己必须学习更多的东西,要具备能教育孩子的能力才行。这样,是不是教育这件事情变成了整个社会全民重视的一件事情,整个教育的层次和素养都要落实到每个普通人的身上了呢?

无论是家庭学校的教育还是把孩子送到学校进行的集体教育,只要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事情,我相信一定都是家长们愿意努力去做的。毋庸置疑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的岁月里都享受过父母给予的照顾和帮助,家庭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极为重要的。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对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期盼着每个家庭都能找到合适自己孩子成长的最好的教育方式,也祝福每个家庭都完美幸福。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您收听和参与今晚的细语香巴拉节目,时间到这里,梧婷在电波中又要和您道一声晚安了,在节目的最后,要送上这首细语香巴拉节目的结尾曲,由乌兰图雅演唱的这首香巴拉并不遥远因为有很多听众在节目结束后问过我,他们很喜欢这首歌曲,但是怎么也找不到演唱歌手的名字和歌曲的名字,非常开心大家喜欢这首歌曲,香巴拉是个很美的地方,那里有我们心里最美的神话,每个人都很向往。梧婷在这里祝您有个愉快的夜晚,我们周三的晚上再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