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贝写的东西  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2007-09-30 19:06:42)
标签:

教育杂谈

673422918 2007-09-30 18:07:33

王老师:您好!这次上网看到您留的作业了,学校网素不好博客不停的关闭,所以就把作业写在这里边。本想上网查看一下牡丹亭.游园惊梦,可网页又打不开,所以只能凭借一些朦胧记忆完成这次作业。

    我只记得大概情节是这样的:小姐和丫环在园内散步,途中丫环去看望老夫人,而小姐一人在园中睡着了,然后她梦见了一位书生,这位书生便向她折柳求诗,在两人的交谈中彼此产生了好感,可这只是一场梦,小姐梦醒之后非常失落,久而久之得相思而故。谁知现实生活中果然有一位书生竟是小姐梦中之人,而书生也做了同样的梦,他便来到小姐府上拜访小姐及家人,得知小姐已故,书生亦痛苦不已,最后令人吃惊的是小姐得知书生前来找她竟又复活了。

    我觉得这个故事的结局看似欢喜其实道出了我国古代男女恋情的一种悲哀——男婚女嫁只能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至对心之所向的爱情也只在梦寐之间,故事的美好结局也许正好流露了作者本人对真爱的一种心之所向吧。

    从古代的故事我想到了张艺谋导的一部近代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片中当镜头俯拍陈家大院的时,整个大院就如同一口棺材的造型,这个镜头正好表现了整个影片的基调,生活在这口棺材里的所谓的几位太太们,甚至连丫环雁儿心中压根儿就没有对真爱的向往,她们心中的所有空间都被权利,地位霸占的密不透风,每天的“点灯捶脚”就成了她们人生的重中之重。大太太人老珠黄,无奈一心向佛;二太太为女二取名“忆真”,也许她对以前的纯真只能是回忆吧,而现在的她,正如其名“卓云”——谐音可理解为“污浊的云”;三太太梅珊戏子出身,也许在她眼里人生本就是一场戏,心中的苦楚永远只能掩饰在脸谱后边,就这样一朵梅花竟凋零在本该盛开的冬季,死房子成了她最后的归宿;四太太颂莲,一个女大学生,也未能逃出命运的魔爪,“莲”本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在夏季应该是莲盛开的季节,她却被继母所迫入了陈家,到了秋季莲应该凋落了就好似她命运的转折,冬季,莲彻底消亡,而四太太也被封了灯,如同打如了冷宫,疯疯癫癫的她永远与权利地位告别了;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社会里连丫环雁儿也梦寐以求的想做太太,结果命如其名——大雁秋天本该南归,但她仍留在陈家,预示其必将死于冬季;接二连三的不幸发生之后,五太太又进了陈家大院,可以想象此时看似纯洁的五太太能够逃出这口棺材的束缚吗?!不!永远不会!整个影片中没有春天,是啊!身在陈家大院里的女人是永远不会迎来生命中的春天,就像影片一开始四太太颂莲对继母说的:“女人不就是那回事嘛!”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人永远不可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更何况爱情呢!充其量也只是爱情的牺牲品。

    总之,古代和近代的爱情悲歌让人不寒而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当代人的恋爱已经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所以年轻人整天高喊:“恋爱自由!自由万岁!”

    这几天我正在看刘墉全新力作成功三步曲之终结本——《再试一次就成功》。里面包含了六大章,分别是:谈自制;谈处世;谈美的呈现;谈记忆;谈考试;谈成长。

    说起来惭愧,以前看书从来不关注作者,所以说不清楚这次是否是第一次与刘墉相识,但可以肯定的是读他的书我受益匪浅,他的语言风格很别样化:娓娓到来,如和风细雨般滋润着我的心田。

    哎呀!不好意思,一不小心话题给撤远了,重新回来吧,不过下来我要说的话一部分和刘墉的观点一致。

    时代的进步的确给予了我们很多的美好,但我们又可以清楚的看到过多的自由又使一部分正处花季的少男少女因为不觉所以沉沦。在美国十多岁女孩儿马桶溺尸案已多之又多。说说我们国内吧,现在很多大学生走进大学校门已经不仅仅只是为了前途,为了事业,而且还向往着一份爱情盛宴——假如让一个人一顿饭就只吃一道菜好象不足以满足人们的胃口。尤其是对于很多女孩儿而言,她们只是一味的徜徉在爱河之中,却从不考虑自己是否已经成为快要被水煮熟的青蛙——青蛙只把水温的变化当作气候的变化,毫无顾忌的游的十分开心,水愈来愈热了,青蛙还是不觉得,等到受不了想逃时已经没有力气了。大学生同居,艺人为名“下海”......在这个时代已经不足为奇,但我要说:“既然这个时代给予了每个人拥有真爱的权利,那为什麽还要自己的情感龌龊呢?!她们简直对不起这个时代给予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古代近代时期是社会辜负了 一批向往真爱的寻求者,而现在社会是一批所谓的真爱寻求者辜负了这个社会。”

    现在的医院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未婚同居的后台——什麽无痛人流,什麽安全省心,什麽服务周到......其实广播,电视,报纸中也是大学生同居的间接后台——它们不停的在为医院做宣传。广告播出的无选择性竟让一个小学生的语文试卷填空题出现了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答案——“(无痛)的人流”,央视关注了这则新闻,并且国家广电总局明令禁止广播,电视,报纸以后不得播出诸如此类的不健康广告。我还很不喜欢现在的孩子早熟,例如山东卫视“大冰”主持的“超级少年”,那些孩子个个能说会道,在很多人为这些孩子拍手叫好的时候我却觉得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嘴太贫,甚至口无遮拦(不论个人才艺),在美好的童年时代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本该拥有的“纯”和“真”却被很多外因掠夺一空,这是多麽大的悲哀呀!

     我们马上就要上晚自习啦,我的观点就先发表到这儿,说了这麽多不知道中心是否明确,反正现在没时间从头再看一遍啦,哈哈,不过这是我思维很自然顺下来的一些东西,中间没有间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