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争与绝望中生长(《家用汽车》2、3月刊卷首语)

标签:
军事 |
分类: 车坛观察 |
在抗争与绝望中生长
《在抗争与绝望中生长——谨以此文献给第三届“中国年度家用汽车”》
在艺术的世界中,我们选择功利;
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选择流放;
在传媒将死的光怪陆离中,我们选择新闻的绝望;
在蜂拥而上的盲目城市里,我们选择抗争与倔强。
总是有那些敢于向这个世界呐喊的人,无论他们站在哪一片精神世界的废墟上,他们都值得尊敬。美国的电影工作者用12年的时间,拍出一部电影《少年时代》,我们的电影工作者用5.5天的时间拍出一部电影《奔跑吧,爸爸去哪》。我们能坐下来和这个世界谈谈吗?这个世界能坐下来和我们谈谈吗?恐怕不能,不是因为没有地方坐,而是这个世界静不下来,我们听不清彼此的对话。
于是,梦想被赋予梦想的光环,现实被披上现实的道貌岸然。人们躲在梦想里装扮现实,人们徘徊在现实里寻找梦想。
当汽车作为一种消费品,愈来愈廉价,当产业积淀被不断地看轻,当营销与文化的华丽演变成销量的数字,汽车企业连同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者不断放低,因为汽车产品的内涵,正在失去一种汽车的特质。越来越多汽车企业的营销者在无底线地向低俗的娱乐媚笑,向销量的数字弯腰。汽车正在割断工业文明与人类精神世界的连通,汽车正在失去梦想,汽车正在失去文化,汽车正在失去力量。
为缝合这样的一种连通,为重建这种文化和力量,“中国年度家用汽车”今又重来。联合央视调查公司,本届“中国年度家用汽车”拥有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数据来源,拥有更加多元的消费者参与渠道,拥有更多的参评汽车企业。在注重家用汽车产品动力、特质、设计、空间等细节的基础上,我们改进了用车幸福感指数、服务贴心度指数两个数据模型,这也是“中国年度家用汽车”的独特性所在。
历经传媒转型的阵痛,历经二次创业的寂寞与悲凉,《家用汽车》正在形成一种多媒介传播的全新能力。家用汽车网(www.auto-life.com.cn)将在不久的将来重装上线,我们的家用汽车IPAD客户端、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正在成为许多年轻人关注的更迅捷和成熟的传播介质,我们的视频制作团队正在实现一种全新的创造与跨越。
30余款汽车产品入围,父亲车(中高级轿车组)、母亲车(新能源汽车组)、男人车(SUV组)、女人车(紧凑级轿车组)、全家乐驾车(MPV组)五个组别的角逐,一个年度车型大奖。这样的一个阵容足以描述出2014整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足以选出一年以来最好的家用汽车产品。从2012年的年度大奖得主全新迈腾、到2013年的奇瑞艾瑞泽7,我们不断在努力,为中国万千普通家庭寻找最合适家用汽车产品。这样甄选出的产品,一定不是价格最昂贵的,也未必是外形最华丽的,但一定是最是精致的,性价比最高的,售后服务优质,能够带给使用者以温馨和满足的。
很遗憾,我们的工作过程中发现,有一些整车企业在并不认为汽车之于家庭有那么多复杂的牵系,也并不认可一款汽车产品所延伸的服务和幸福感的概念,拒绝参加“中国年度家用汽车”的评选。他们没有耐心听我们的讲述,他们沉浸和沉迷在无休无止的销量业绩当中无法自拔,他们早已经忘了,汽车本是一种文化和文明,然后才是一种商品;汽车传媒是一种态度和观点,然后才是信息与传播。在这个充满喧嚣和不确定性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已经不懂营销的真正含义,变得短视、肤浅而缺少文化修养。
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的堕落,看着他们在灯红酒绿、阿谀奉承中沉沦。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人们已经无法再定义成功与平庸,已经无法平静对待财富和伟大。《少年时代》的导演理查德 林克莱特在讲述完时间的永恒与流逝之后,告诉我们人们的生活并不需要多少金钱去装点,重要的是内心的充实与富足。学者周国平说,一本浅薄的书,往往只要翻几页就可察知它的浅薄。一本深刻的书,却多半要在仔细读完了以后才能领会它的深刻。一个平庸的人,往往只要交谈几句话就可以断定他的平庸。一个伟大的人,却多半要在长期观察了以后才能确信他的伟大。
我们凭直觉可以避开最差的东西,但需要凭耐心和经验才能得到最好的东西。
终有一天,越来越多的人们会明白这样的道理,原来购买汽车这件事,在汽车厂商的眼里,仅仅是销量数字的变化,他们不关心你的内心与感受,你只是一个数字或符号。也终于了解到,我们始终在关注,一定有人陪在购买者的身边,分享购买的喜悦;也一定有人乘坐在汽车里,与你共同经历你的人生起落,痛苦和忧伤。
有人说,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起的植物,更具有生命的韧性,也更令人敬仰。也许真的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