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见,北京车展(家用汽车2012.5卷首语)

(2012-05-11 11:08:38)
标签:

汽车

分类: 车坛观察

再见,北京车展

陈梓萱

其实还没有到来,不该告别,却已经想说再见。

编辑部通知我写这一篇卷首语的时候,我没有及时写,直到现在,也就是这一篇文章还正在写的时间是4月21日的凌晨1点半。我想写一写最近的新媒体革命之于我们的变革意义,我想写新CRV为什么屡教不改自身的骄气,我想写中国不再需要整车合资企业的六大理由,但是有一件事,我无法忽略。

对于北京车展,我甚至想等车展临近一些,再近一些,我可以感受到一些气息的时候再写,但是时间不允许了。这一个月以来,北京车展几乎成了工作的核心,它充斥着人们的可能已经缺氧的大脑,它混沌着这个本来就浮躁的社会,它映照着太多人的脸庞与心灵。

有人说,北京市政府限行、限号,限购,再加上交通不便,实在不是一个支持汽车消费的城市,我们何苦又何必如此看重所谓的北京国际车展?不如就让它淡淡地来,然后淡淡地去,给消费者们一次安静的、慢节奏的车展,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这样的北京车展是不是我们所期待?

嘈杂的展馆,混乱的交通,汹涌的人潮,轰炸式的信息资料,炫目的灯光,拥堵的交通,当然还有各式的展车。

北京车展似乎从来都是一个相对混乱的代名词,众多跨国公司的超大展台,哪台豪车又被哪个神秘买家买走,哪个明星企业、明星车型又有新的花边新闻了,等等,我们早已诟病过这样的车展视角,但令我们纠结的是,这一次北京车展会不会有所改观,没有人知道。

在中国汽车市场完成全球第一的称号之后,没有质的变化,更没有惊喜,中国汽车的民族汽车品牌仍然在艰难中求索,新能源汽车仍是停步不前,跨国公司们也依旧是道貌岸然。跨国公司们在认真地投入,他们不远万里赶到中国来,调整他们所谓的中国战略、还有营销策略。“我们将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放”,“我们的第二工厂即将建成投产”,“我们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我们即将和中国的汽车集团进行合作”,这些大鼻子的洋人口中永远有着华丽和端正的论调,在这些背后,则是跨国公司通过整车进口、销售以及合资公司疯狂的敛财与巨额利润的获得。

车展观车团是家用汽车杂志社的一个优势的品牌项目,我们每日集结50人队伍的汽车消费者和都市家庭代表以及我们的读者代表,到汽车企业的展台去观摩,从而为企业与受众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也算为汽车品牌的传播做点贡献,我们想多安排民族汽车品牌的展台,我们想多请一些关注民族汽车品牌的读者和消费者,我们想更多的人们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汽车企业来支持观车团走进他们的展台,我们想,终有一天,中国这些曾经弱小的自主品牌企业可以成为真正的主角。贴近受众,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尽心尽力做好我们的事,期待能够给读者送去收获,在北京车展这一汽车业界的盛会中,我们也要分享节日的喜悦。

太多的设想也许就在一两天之后就会实现,太多的担忧也会在许多时间单位流逝之后烟消云散,悄悄消失。也许会有人这样评价今年的北京车展,这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届车展。

如果是这样,那太好了。若说再见,那就快些来到吧。

茫茫人潮,置身其中,我们又多了几分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