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秦观《鹊桥仙》有感

(2007-08-23 23:00:00)
标签:

文学/原创

文化

感悟随笔

休闲

谈天说地

分类: 胡言乱语
    由于偏爱自然词家,对于秦观的词看的很少,包括最出名的这阕《鹊桥仙》。直到今天在电视上听到有人唱这阕词,一时间忽然觉得懂了这阕词,比以前对这阕词的感受更深入。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
    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从资料上可以看出,秦观的词作也男女情爱为主,而七夕这样的题材正是男女情爱的典型。在这样的日子,这样的一位词人会有怎么样的一番感慨?仅仅是男欢女爱吗?仅仅是空发一些没用的感叹吗?
    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么这样的作品如繁星,太多太滥,不可能流传这么长的时间。那么这阕词的精妙到底在那里呢?是那些字句产生了这样的影响力,使得这样的日子的这样的一阕词得以流传千古?
    这一瞬间我懂了,正是我以前没有看好的这最后的两句。以前一直有这样的印象,这两句太平淡,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爱情求的就是在一起,两个人有了爱情,怎么也不愿意分居两地。就算两情会长久,就算爱情是忠贞的,也没有人会愿意分开。
    以前一直认为秦观的这两句太薄情寡意,这算什么?怎么就叫“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求朝朝暮暮,求什么?整天见不着人,爱情会是怎么样的滋味?久长当然会久长,怎么就叫“又岂在、朝朝暮暮”?在情人的眼里,最好是每一刻,每一秒都可以看到对方。可以给对方也更多的爱,可以在对方那里得到多一些爱。相爱的人谁也不会想不要见对方,一年就见一次足够了,没有这样的人,如果真有这样的想法,这人不是有毛病就是有外遇。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很平淡的起句,对仗的四言偶句,一个六言偶句。这样的组合太平常不过,就是一个框架,为后面的主要内容搭的这么一个框架。作者用这样的几句简单的描绘出七夕的一个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场景,鹊桥,两个长久分开的人,当然有怨恨,见面很不容易。作者用三句,十四个字介绍了一下七夕。
    上片的后两句是一点感慨,对牛郎织女的一点感慨,很平淡的感慨。好容易盼到了一次相逢,虽然时间短暂,却远比人间同床异梦的人好百倍、千倍。见一面很难得,一时间的柔情蜜意,无法言说。
    时间是短暂的,特别对于难得见面的爱人。纵然“柔情似水”,还是要再次分开,还是要隔河相望,还是要继续等待下一个七夕。“佳期如梦”,这里的如梦不是美梦,是幻梦,是不着边际的想象。下一个佳期很遥远,一年时间在平常人的眼里是三百六十五天,在相隔咫尺天涯的爱人来说就是无限大。一年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已经转化成一个遥远的期盼,一个无限大的未来。
    一步几回首,“鹊桥归路”不堪看!该走的还是要走,就算在怎么不舍,还是要继续分开。所谓的“忍顾”是无奈最贴切描述,只能忍,不然又能怎么样?自己的爱情自己做不了主的,只能期待未来。
    一般词家,诗人不会太多使用叠字,叠字使用的不好会给人一种臃肿的,俗气的感觉。而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夹缠不清,就是婆婆妈妈,就是儿女情长。那么秦观看透了这点,在本阕词的尾句使用了叠字,其用意就是突显出这种纠缠不清的爱,原本容易变的庸俗的叠字在这里味道完全变了。
    这就是一句完全的反话,人在无可奈何的时候只能反话正说。不是不想在一起,是根本无法,也是根本不可能在一起。这能期待“两情久长”,也只能期待爱人不要在意“朝朝暮暮”,多关注相互的爱,别多理会分开的事实状况。
    这样的惆怅和失意是深沉的,是悲凉的,是无可奈何的,屈辱的。除了期待,就只剩下期待了!爱人远在天涯,两情总须久长。珍惜眼前人吧,别到了无可奈何的时候才知道发出这样的感叹!
    两情若得长相守,只羡鸳鸯不羡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朝中措》
后一篇:《踏莎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