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聚人散,钱散人聚

(2010-01-28 15:01:58)
标签:

《大学》

国君

财物

本末

孔子

杂谈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大学》

 

    一个国家如何人丁兴旺、财物丰富?

    孔子在《大学》里谆谆教导说,德是平天下的根本,财是平天下的工具,德才二者不可本末颠倒。假使国君把德当作外末不以为重,却把财当作内本贪婪敛获,那么百姓就会效仿,施以相互争夺。国家不安定了,人们就会远离散去了。假使国君能够以德为本,以财为末,将财富散布于天下,那么,天下的人就会聚拢来,国家就会人多财旺。

    我以为,这是现在比较流行的“钱聚人散,钱散人聚”一说的源头。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说法不实为一个国家人丁兴旺、财物丰富的良策;在现代,藏富于民也是国家兴旺的重要措施。

    对于现代的企业来讲,其意义也特别值得老板们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企业工作碎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