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里的童话
(2011-08-03 19:41:14)
标签:
同学黄昏恋情感 |
分类: 生活走笔 |
老于是单位老领导。我来单位,老于已退休。我见过老于夫妇两次。
一次是老于癌症晚期住院,我陪领导探望,老于骨瘦如柴,躺在床上,老伴床头床尾侍候着。另一次,是在八宝山向老于遗体告别,老伴站在遗体旁,泪水不停地流着。亲友鞠完躬离开,老伴抱着老于的头,在额头深深地一吻,那吻很长,足有一分多钟,仿佛要将那最后的感觉永远铭刻在心里。那一幕,我一直难忘。
从八宝山回单位路上,同事给我讲起了老于和老伴老林的故事。
老于和老林并非原配。两人是同学,建国初期,同在某大学就读。老林名叫林洁。我见她时,老太太已八十高龄,举手投足,依然相当有气质。可想而知,年轻时,必定是位校花级美女。同事说,老于亲口说过,他对林洁是一见钟情,二见成痴,然后是再三追求。林洁始终没有做出明确回应。
她不是不喜欢老林。恰恰相反,对这个高高瘦瘦、成绩优异的男生,林洁很有好感。但在她心里,两人中间,始终横亘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分配。那个年代,一分定终身,想要异地调动是千难万难。老于家在云南,林洁家在北京,能分到一起吗?林洁是个认真的人,恋爱就是为了结婚。不能分到一起,哪里会有什么结果!
林洁的担心最终变成现实。分配结果,两人各回家乡,一对未捅破那层窗纸的有情人,在站台洒泪而别。三年后,林洁经人介绍,与一名医生结了婚。四年后,老于也与一位同事组成家庭。然而造化弄人,就在老于结婚当年,他接到总部调令,调北京工作。两人终于到了同一个城市,见面时,却已不再是两个单身男女,而是两对年轻人。
两对年轻人成了至交好友,走动非常频繁。时间就在他们的走动间,飞快流逝着。转眼的工夫,年轻人变成了老同志。林洁五十三岁那年,老伴出车祸去逝。又五年,老于五十九岁,多年卧床的夫人也弃他而去。老于夫人遗体火化后,林洁搀着悲痛欲绝的老于,一边向回走,一边垂泪:“我们的命,咋都那么苦呢?”
在老于最痛苦的那段日子,林洁总是尽可能抽时间陪伴他。陪他说话解闷,开解他想开些,嫂子病得那么重,活得有多痛苦,咱都看到了,离开对她而言,是种解脱,不是吗?也不知是林洁的开导起了作用,还是时间的疗伤功能厉害,一年多后,老于终于又恢复了笑容。
老于恢复笑容后,林洁的笑容却渐渐少了。又过了几个月,老于终于发现了林洁的不对劲,便一再追问。林洁沉默了半晌,才道:“我们总在一起,你没听到闲话吗,孩子们都暗示过我了。”老于哈哈大笑,道:“我有个办法,保证解决问题。”他拉起林洁的手,说:“你愿意和我遛有法律允许的弯,一起走过余下的人生吗?”林洁推了老于的手一下,没推开,便任由他牵了。两位老人,很快领了证。然后,相搀相扶,共同走过了十几个春秋,直到老于去世。
老于和林洁的故事,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大学感情未果,四十年后终成眷属,相伴看夕阳。这简直就是一篇美丽的童话。直到前几天,那给我讲他们故事的同事大煞风景地告诉我,老于的儿女和林洁,因遗产分配问题,可能要上法庭。这童话在我心中,才终于破灭。现实毕竟是现实,童话只存在于书本里。但我相信,如果让老于和林洁再做一次选择,他们依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彼此相扶相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