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礼”绑架

(2010-08-03 10:18:12)
标签:

办事情

随礼

杂谈

分类: 生活走笔

 

被“礼”绑架

 文:布衣布舍 《北京青年报》2010.8.4

 

在《北青报》上读了雪之花蕊的《随礼,五花八门》,很有感触。

 

摆宴席收礼,在东北老家叫办事情,送礼叫随礼。现在随礼,确如雪之花蕊所说,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我在老家待的时间不很长,虽然没听说母猪生小猪收礼的,可耳闻目睹的另类收礼,却也不少了。

 

去年暑假回老家,正赶上邻居王武家办事情,我和王武不熟,所以没去。中午时分,我在路上碰到了王武的哥哥王文。我问:“吃过酒席了?”王文道:“我就没去。”我纳闷,弟弟办事情,这当哥的咋不去?见我一脑门子问号,王文嘟囔一句:“他那叫啥事情?”丢下我,转身走了。

 

回去问哥哥,才知道王文没去的原因。原来,王武办事情的理由是房子上梁,在老家,盖房子上梁是大事,象征着乔迁新居,按习俗要摆酒席的。问题是王武的房子小了点,是他家的仓房,而且不是新建,只是把旧仓房瓦揭下,换上新梁新瓦,目的很明显,只是为了收礼,难怪他哥王文都没去。

 

比王武另类的,是大老吴。大老吴今春在道边开了家小商店,开业那天,摆了几十桌。据说,大老吴的小商店只进了三千元的货,礼金却收了四万五。更夸张的是,人家商店经营再不好,也能坚持三五个月,大老吴的商店开张不到一个月就关门了,这让许多人怀疑他开店只是虚晃一枪,真实目的只为收礼。

 

前段时间,碰到大老吴在北京打工的儿子小吴,一起吃了顿饭。小吴憨厚,说起收礼的事,没承认,也没否认。他说,也是没办法,俺家一直没啥事情,办事情收礼,还是我结婚那阵,十一年前了。你也知道,咱家那边礼不大,每次五十一百的,碰到近亲好友,也就三头二百,可十年下来,也小五万了。咱小门小户的,那相当于两三年收入了,能不收想办法收回来吗?

 

“我感到,我们就像是被挂上架的鸭子。”小吴盯着饭店里的挂炉烤鸭看了半天,迸出这样一句话。这句话让我很是震憾。

 

作为从那片土地走出来的人,我能理解这种感受。不论王武也好,大老吴也好,都不是什么奸诈的人。怪只能怪,现在的“随礼”陷入恶性循环,你办事情,别人随了,别人办事情,你就要随回去。随出去的多了,总要收回,你就得办事情,没事情,创造事情也得办。于是,大家都被“礼”绑架,人在礼圈,身不由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