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季到东北去看雪

(2009-02-18 10:02:09)
标签:

东北

东北人

大雪

旅游

分类: 生活走笔

 冬季到东北去看雪

 

冬季到东北去看雪

 

冬季到东北去看雪

(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冬季到东北去看雪

 

    因为我是东北人,朋友经常问我一个问题:什么季节去东北玩最好?我毫不犹豫回答:冬季!

    

    冰天雪地的,冻死人!朋友说,有人讲在东北,上厕所要带根棍儿,边尿尿边用棍敲,否则,尿液会被冻住。我接过话头,还有人说,冷的时候,千万不能摇耳朵,一摇会掉下来,是吧?开玩笑的,东北的冬天确实很冷,但没这么夸张。相反,因为冷,雪特别大,这使得东北的冬天与众不同。

 

    每年国庆节刚过,东北便纷纷扬扬下起鹅毛般的大雪。雪过天晴,整个世界都换了“包装”,大地一片银白。树上、房上、田里、河里,都堆着厚厚的积雪。洁白的雪、褐色的树干、黑色的泥土,是这个世界的三基色。偶尔有几株青松,那是这个冰雪世界绝无仅有的绿色饰品。

 

    雪后,东北人的生活方式完全变了样。下过雪的公路,车辆一轧,滑得如镜子一般,汽车在上面行驶,轮胎要挂防滑链,牛马要钉上铁掌,铁掌要用上三角形的尖尖的防滑钉。小朋友们则蹬着自制的冰鞋,将公路当成冰场,在上面飞快地滑来滑去。打柴拉货,车辆上不去山,用牛马拉爬犁,沿着冰雪滑行,又轻快又省力。

 

    听老人们讲,最夸张的一场雪下于50年代。那场雪整整下了两周,雪停时,多数山村都被埋到了雪里。人们赶马爬犁进山,稍不留意,就会赶到哪家的房顶上。岳母说,那年她所在的村子,整个被埋起来,人们互相窜门,要掏雪洞。家里准备的盐不多,多数人家整个冬天都是就着咸菜水下饭。到春天雪化到一米深时,人们才得以走出大山,到供销社买些米面油盐,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我没有经历那场大雪,但上中学时,老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邻居早晨一开门,见到一只狍子在齐腰深的积雪里缓慢行走,雪深,狍子腿短,走不动。这不是到嘴边的肥肉吗,邻居大喜,拔脚就追。他没想到的是,狍子走不快,人也走不快。他与狍子的距离始终没有拉近,但又舍不得放弃,一人一兽先后进入深山。待得邻居意识到追不上狍子,已经没有回家的力气,最终冻死在山里。

 

    雪中的美景,雪中的风情,雪中的故事,共同组成了个性鲜明的东北的冬天。那是一种简单纯朴的美,一种洁白纯净的美,一种豪放大气的美。置身于这样的世界,你才会深深理解,为什么东北人生性率直、豪爽乐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这漫山满野的冰雪和黑土地一起,孕育并造就了东北人。

 

    前几天,同学打电话来,说今年东北老家的雪很深,没了膝盖。可惜我回不去,看不到。但如果有机会,我建议您去,冬季到东北去看看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