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和它失事时的照片

哥伦比亚号失事牺牲的全体乘员
危险的太空班车——航天飞机
宇宙飞船和运载火箭帮助人们圆了飞天梦。但它们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都是一次性的,不能重复使用,飞天成本很高。各国科学家们开始设计制造可以反复使用的载人飞行器——航天飞机。
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进展的比较顺利。这个计划是1969年提出的,1977年,科研人员便造出了一架样机“创业号”,由波音747飞机背着,飞上了天空。航天员海斯和富勒顿驾驶创业号,成功降落在地面上。1981年,美国科学家成功造出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1981年4月12日,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吼,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一飞冲天。8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哥伦比亚号环绕地球飞行了36圈。14日,航天员约翰·杨驾驶航天飞机,穿过大气层,稳稳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跑道上。
哥伦比亚号首航成功,标志着航天飞机成为人类航天事业的主角。在哥伦比亚号之后,美国又生产了四架航天飞机,它们是“发现者号”、“阿特兰蒂斯号”、“挑战者号”和“奋进号”。
美国的航天飞机由轨道器、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三部分组成。起飞时,两枚助推火箭与轨道器的主发动机同时点火,将航天飞机送到50公里高空后,助推火箭分离落下。外储箱相当于汽车的油箱,储存着轨道器主发动机用的推进剂,推进剂输送完毕,与轨道器分离落下。轨道器是载人的部分,外形像一架巨大的客机,可以像飞机一样在地面降落,能够重复使用。
前苏联也成功研制出了航天飞机“暴风雪号”。1988年11月15日,暴风雪号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公里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3小时后,按预定计划返航,准确降落在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但航天器的命运和人一样,从来都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暴风雪号研制出来不久,前苏联解体了,暴风雪号被哈萨克斯坦接收。哈萨克斯坦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航天飞机计划,于是,一代名机暴风雪号还没进行一次载人飞行,便被放弃。
航天飞机是我国给予它的称谓,美国人称它“Space
Shuttle”,有太空公共汽车的意思。他们希望航天飞机能像公共汽车一样,定期往返于地面和太空之间,反复执行任务。而航天飞机也确实不负众望,5架飞机共进行了一百多次飞行,创造了多项奇迹。
1992年5月7日,奋进号航天飞机首次飞行,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抢救发射后飘游不定的“国际6号”卫星。航天员顺利地捕捉到这颗卫星,就地维修,然后又将这颗卫星释放,使它终于能够正常工作。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捕捉失控卫星,修好并重新放飞。
著名的哈勃望远镜制造时发生了一个小的疏忽,发射升空后,始终达不到设计功能,是个地地道道的“近视眼”。1993年,奋进号航天飞机再次飞天,航天员捕捉到哈勃望远镜,在太空工作5.4个小时,成功更换11个部件,使哈勃望远镜完好如初。后来,科学家利用修复后的哈勃望远镜完成了多次重大发现。
航天飞机设计于30年前,用现在的标准看,它有许多缺陷。比如航天飞机虽然能重复利用,但成本昂贵,一架航天飞机造架达30多亿美元,一次飞行的成本也达到6至7亿美元。再比如,它的结构太复杂,由250万个零部件构成,出现一个故障,技术人员常常几十天找不到问题出在哪里。
更重要的是,它的安全性并不比宇宙飞船好。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其中包括一名准备给孩子授课的女教师。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面过程中于空中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牺牲。
五架航天飞机,飞行一百余次,便损失两架飞机和14名航天员,这种代价无论如何都太大了。美国宇航局宣布,2010年,余下的三架航天飞机将全部退役,取而代之以一种与航天飞机有本质区别的航天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