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爱心的企业“终结者”
2008.4.9《河北青年报》
认识琳几个月了。琳是一家资产运营公司的部门经理,说是具体做企业退市业务,我不是很明白,企业退出市场,还需要别人做工作吗?直到前几天到琳所在公司办事,才对她的工作大致有了些了解。
那天办完事,我到琳办公室坐了会儿,刚说几句话,琳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一个操有浓重广东口音的男声说,琳经理呀,你的工作很出色,我非常满意啦,我想跟你商量一下给于小顺的钱,你能不能跟他侃侃,降到八万?琳笑着说,吴总,于小顺是工伤,按规定需要给十万元的。这样做也免得您将来麻烦,您想啊,您现在少给两万,过段时间他再找到上面,上面肯定说您做事不符合规定,您这两万元不但省不下来,还要被罚款,那多划不来?我是为您着想的。
放下电话,琳对我笑笑,说这下明白我是做什么的了吧?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没有竞争力,只能关停倒闭,但关掉一家企业的工作量,有时比新建一家企业还大,你要履行手续,要处理剩余资产,还要做职工的工作,按政策给他们发放补贴,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工作,我们就是专门接受企业委托,代企业做退出市场工作的。我问,那你们通过什么方式盈利呢?琳说,收取一定的费用,或从企业资产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提成。
刚才打电话这位吴总,三个月前来找我的时候说话可不是这个口气,琳说,当时他恨不得给我们磕头作揖,说琳经理,你一定帮帮我,听说我要关掉厂子,十几个职工白天黑夜坐在我家里,我老妈急得心脏病都犯了啦。我们对他的厂子的资产进行了评估,拿出退市方案,做了很多工作,才将职工的情绪稳定下来。这不工作刚刚有点起色,他就想省钱了,那个于小顺工作时受了伤,落下残疾,下半辈子都毁了,他还想少给两万元钱。
我说,你这工作有点不太人道,你们每年要砸掉了多少人的饭碗呀。琳说没办法,这也是一种职业,不过话说回来,企业不行了,饭碗要毁是肯定的,只是由谁抡锤子来砸的问题。由我来砸,我还能多为职工考虑,在政策范围内,多帮大家争取些补贴和利益。我说,怎么感觉你像是企业“杀手”,企业“终结者”呀。琳笑,说你喜欢武侠科幻吧,我也喜欢,你这个比喻很形象,不过也不完全是这样。我们多数时候扮演企业终结者的角色,但偶尔也会扮演让企业起死回生的妙手神医。
琳说去年我接了一单生意,看到名字时我大吃一惊,那是曾在行业内里排名前几名的企业,响当当的牌子,哪想才只两三年时间,就因为经营不善要倒了。我们去调查发现,这家企业还是潜力的,只是冗员太多,包袱太重,再者,管理也比较混乱,于是,我们帮助他们裁去了部分员工,加强了管理。员工们见企业要倒,也都急了,纷纷出主意想点子,结果,还真弄出几个卖得很好的产品,企业一下子就活了,现在发展得很好。
琳说,这家企业的单子做完那晚,我在睡梦中都被自己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