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使大熊猫和麋鹿名扬世界

(2007-11-30 07:29:49)
标签:

其他频道

大熊猫

麋鹿

发现者

戴维

分类: 大话江湖
他使大熊猫和麋鹿名扬世界
图为戴维神父像
  他使大熊猫和麋鹿名扬世界
图为一直和戴维合作的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爱德华
 他使大熊猫和麋鹿名扬世界
工作人员在立麋鹿科学发现纪念碑
 

 文:布衣布舍 图片摘自网络

 

    大熊猫和麋鹿是我国独有的珍惜保护动物。大熊猫更是我国“国宝”,它以其高贵、可爱的形象,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其实,中国人很早便知道大熊猫,古人称熊猫为“貔(pí)貅(xiū)”。公元658年,唐朝女皇武则天曾将一对活体熊猫作为国礼,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但由于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人们一直不知道熊猫的珍贵。让大熊猫名扬世界的,是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

 

    戴维1826年生于法国比利牛斯的一个小镇,自幼酷爱自然,对探险活动一往情深。1862年2月,36岁的戴维启程来中国传教。临行前,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米勒"爱德华交给他一项任务:帮助该馆采集中国的动植物标本。爱德华说:“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到那里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戴维到达中国后,进行了三次探险,发现了许多珍稀动植物。1867年,戴维第二次来华,来到四川成都华西坝的天主堂工作,工作之余,戴维到处采集动植物标本。1869年3月11日,戴维采集标本途中遇到了一位姓李的村民,李姓村民认识戴维,便请他到家中做客。在那里,戴维见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黑白色动物皮毛,戴维非常感兴趣,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有趣的新物种。

 

    两个月后,戴维重金请当地猎户猎杀到了一只熊猫。他第一次看到这种长着圆圆的脸和黑眼圈的可爱动物。第二年,猎户们又为戴维猎杀了一只熊猫。戴维经过研究认为,熊猫脚掌下有毛,长相与众不同,是熊类家族中一个新的品种。他称熊猫为黑白熊,并将熊猫皮送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爱德华研究后认为,这种动物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一种独特的、十分珍贵的稀有动物。

 

    熊猫的发现轰动了西方。西方列强纷纷到四川猎杀熊猫,据说,第一个来猎杀熊猫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两个儿子。腐朽的清政府为讨好列强,竟派出重兵到山上围剿熊猫。熊猫价值的确认,给熊猫带来的是一场大屠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熊猫才得到有效的保护。

 

    除了熊猫,戴维还发现了金丝猴、娃娃鱼、珙桐等珍稀动植物,其中,又以麋鹿的发现和回归最具传奇色彩。

 

    麋鹿早在二三百万年前,就生活在我国,因它的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被人们称为“四不象”。《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坐骑就是麋鹿。到了清朝初期,麋鹿的数量已经非常少了,最后一群麋鹿生活在北京南部的皇家猎苑里。

 

    1865年秋,戴维从皇家猎苑外的围墙经过,向墙内看了一眼,顿时被吸引了,他看到了一群从未见过的鹿种——麋鹿,戴维怀疑那是一种新鹿种。但是,戴维是进不了皇家猎苑的,他在围墙外转悠了几个月,终于在1866年1月,花二十两银子买通了守卫猎苑的官员,这位官员趁着黑夜,为戴维弄出了两具完整的麋鹿标本。

 

    戴维将麋鹿标本运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爱德华研究后发现,麋鹿不仅是一个新鹿种,而且还是一个新的单独的属,十分珍贵。这一发现轰动了西方自然科学界,为了表彰戴维的贡献,西方人称麋鹿为戴维神父鹿。1894年,永定河发大水,洪水冲垮了皇家猎苑的围墙,麋鹿大部分散失。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将南苑的最后几头麋鹿劫掠至欧洲,从此这一物种在它的故土销声匿迹。

 

    麋鹿长期在湿地生长,到欧洲后,许多麋鹿因为环境不适应而死去。英国公爵贝福特非常喜爱麋鹿,他将最后18头麋鹿买回,让它们在自己的庄园里繁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麋鹿已经多达255头。贝福特公爵的儿子怕德国轰炸毁掉麋鹿,便将它们分送给许多国家,但他没有送给中国,因为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兵荒马乱,根本无法饲养麋鹿。

 

    1985年,中英政府签署了麋鹿回家的协议,20头麋鹿坐着飞机从伦敦回到了北京,结束了近百年的华侨生涯。麋鹿回归后不久,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感慨地说:“20世纪里,我们两国外交史上发生了两个特殊的事件:一是香港回归,一是麋鹿回归。” 现在,麋鹿在我国生活得很好,鹿群已经发展到2000余头,基本脱离了濒危动物行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