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枪炮的前身——古代火器
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同样是世界上将火药最先应用于作战的国家。
早在北宋时期,火药便开始装备部队。他们将火药制成被称为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的炮弹,用抛石机发射到敌方阵地,杀伤敌人。南宋时,军队将竹筒里边放上火药,点燃喷火,烧伤敌人。另外,他们还将长矛下边安上一个药筒,也可以喷火。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火器。
元朝时,人们开始使用金属管形火器——火铳。它一般后下方安有木把,发射前,先将火药填充进金属管,再在管前放上小石子等弹丸,要发射时,点了预留在外面的药捻,火药爆炸,便可推动弹丸向前射出,打击敌人。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农民起义,起义军便大量装备这种火铳,对打击元军,建立明朝起了重要作用。
火药传到西方以后,促进了西方军械装备的革命。明朝时,荷兰、西班牙商船到中国带来了当时西方先进的枪炮,明军开始引进了西方枪炮制作技术,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红夷炮”。明军用这种火炮给要入关的清兵以很大杀伤,努尔哈赤便是率军攻击宁远时,被这种火炮击成重伤,两年后去世的。
清代著名的兵器发明家、火器专家戴梓还发明过“连珠铳”,形状很像琵琶,能连射28发子弹。这是最早的机关枪,比欧洲人发明使用机关枪早200多年,威力和优越性超过当时世界强国的同类火器。可惜,这个发明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统治者的足够重视,到了乾隆朝以后便逐渐失传了。
图为元代火铳
加载中,请稍候......